即使在管理严格的秦朝,对地方的控制与明清不可同日而论。
但在绍武朝,三老盘踞地方,就算是逃到村里,也有可能被抓到。
俩人讨论了半个小时,聊得很是热闹,也很舒服。
“对了西南方面怎么样了?”
谈到最后,皇帝突然想起了青藏高原。
“滇国一直不肯臣服,孙可望倔犟的很,听说不断地与西夷买卖火枪,想要东扩呢!”
瞧见皇帝面带诧异,朱谋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高原。
那地方在西南吗?
如果皇帝说他在,那就是在。
“康国打得有声有色,而卫藏国则养尊处优多年,根本就不是对手,听商人们说,在拉萨百里外僵持着。”
“啧,慢慢打吧,不急一时——”
朱谊汐拖长了音调,心情很是不错。
离开殿中,朱谋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这场难关终于是过去了。
人无完人,这场卖官大戏中,作为吏部尚书,他怎么可能逃得过?
明面上的贿赂自然没有,但私底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一些礼物还是有的。
毕竟几年的时间不闻不问,谁能想到皇帝今天如此重视?
待其离去后,内阁则收到了消息。
官场上,作为天官,朱谋炙手可热,如今又皇恩不断,这都混过去了,谁不羡慕?
赵舒稳坐钓鱼台。
唯有阎崇信感到了危机。
他有一种预感,要么在年底,要么在年初,朱谋必定是要入阁的。
因为此时的内阁只有四个人,不符合五人的传统,作为吏部尚书的朱谋,无论是能力、资历,恩宠,绝对是第一人选。
甚至,某种意义来说,对他未来的首辅之位形成冲击。
俩人的关系,顿生微妙。
“吏部算是安稳了。”阎崇信随口叹道。
“稳定是好事。”王应熊点头笑道:“都督府的事能安生解决,吏部可是掩护得力。”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
吏部背锅,但五军都督府却责任不小。
表面上看只是一群文吏,实质上却对勋贵群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被誉为都督府第一司的军政司,由义国公尤世威主持,其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已经变更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已经不再监管十司。
很显然,尤世威已经丧失了都督府的权力,只能当个闲散的国公。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