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为了保护家园,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活生产设备设施,总得有一些力量才行。
所以他又贴心地送去了五六式和轻重火力,还有精确射击步枪这种高级货。
他太伟大了,太贴心了,给与了这么多的商品,他仅仅从对方手里拿走一些没用的黄金和钻石。
你就说,世界上真的有人愿意用和平和生活换石头吗?
阿特自诩就是这样无私的好人,一个李学武听了都要沉默的好人。
他其实真的想问问阿特,他把武器不分彼此地卖给所有部族,难道不会受非议。
但后来他自己也想明白了,国际商人哪里有良心这玩意儿。
黄金和钻石能贴补良心,更能暖心暖胃。
听阿特说,大拇指盖大小的钻石满地都是,有的时候一瓶罐头就能换一枚大钻石。
李学武真是信了他的鬼话,这玩意满地都是他信,要说信了他,带着一瓶罐头跑非洲去换钻石,除非他脑袋让驴给踢了。
这就跟说蒙内的大草原上有狗头金,有时候捡着就能卖好多钱一样。
蒙内不比非洲离的近啊,咋没听说谁因为这玩意儿跑草原上捡石头去呢。
认知以外的钱你赚不到,所以阿特吹的牛哔他纯粹当乐呵听就得了,万万没有亲身去体验的意思。
你当阿特不知道这一点?
他就是用这种认知差异来吊李学武的胃口,告诉他自己的利润有多高,为的就是在合作中占据主动。
这就跟你去谈生意,人家老板可能穷的就剩裤衩子了,但依然用大奔接送你,是一个道理。
阿特知道李学武不会因为这份利润跑非洲跟他抢生意,所以才这么说的。
你也不能说他吹牛了,或者罐头换钻石是假的,有是有的,但你遇不到。
李学武更认同自己认知以内的钱,就比如成本六百五的步枪卖他一万八是一样的。
阿特明明知道李学武忽悠他,说什么66-6式狙击步枪,没有设计成本,完全是仿制的,能有几块钱的成本。
他为什么要用大价钱来购买?
因为他自己不能找个工厂来生产这玩意,有这个时间他早都把这份钱赚回来了。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也是成本,精力更是。
李学武对于谈成这一笔交易并没有什么志得意满的骄傲。
枪械是轧钢厂的,汽车也是轧钢厂的,他可能付出了一些聪明才智,或者特有的手段。
但这并不是他炫耀自己能力的理由,领导的信任给了他坐在谈判桌上的机会,平台给了他谈判的筹码和物质商品。
就像厂办公区不断地议论,以及看向他赞许和敬仰的目光,这些都是可以听听看看的,但认真就完蛋了。
就是在跟他打招呼时候的恭喜,李学武都会一一做出客气的回复。
言语间把谈判团队夸了又夸,把领导的决策部署讲了又讲,把厂里的产品和未来说了又说,唯独不说自己的功劳。
明确告诉这些人,功劳属于集体,荣耀属于大家。
这些话可能听见的也就听见了,不会当回事。
但领导会听见,一起合作的团队也会听见,有心人听见了,对他的评价和认知又是另外一个层面。
甭管他现在身处什么位置,即便已经被当做厂领导来看待,可李学武清楚地认知到,自己就是个办事的。
如履薄冰的状态不会因为一次成功而得到太多的改变,谨言慎行的姿态也不会因为一千万两千万而发生变动。
薛直夫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特意叫住了李学武,两人站在值班室门口谈了谈。
他问了问关于阿特的谈判情况,确定只剩下收尾工作后,便提出要与李学武换一换。
“先说好啊,我可不是抢功劳”
薛直夫笑着强调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很确定英商代表想要采购汽车,就是摸不准他的需求关键在哪里”。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耽误了厂里的工作”
“所以”
他真诚地看着李学武说道:“我来负责你现在的收尾工作,你再去跟英商代表接触一下”。
“我已经跟李主任他们沟通过了,只要拿下英商,这份功劳全算在你的身上”。
薛直夫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我绝对说话算话,一定不给你拖后腿,更不会给你……”
“薛副主任,您说啥呢”
李学武苦笑道:“您还当不当我是轧钢厂的干部了,我还是不是厂里的职工了”。
“咱们是一个集体,是团队,有需要自然是要互相帮助的”。
“再说了!”
他对着薛直夫坦言道:“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咱们在一起干工作,这是一种缘分,看着轧钢厂取得成功,这是一种快乐”。
说着话,将手里的谈判材料交给了薛直夫,道:“阿特那边需要跟调查部做对接,姬卫东这周末到津门,我同您引荐”。
“学武同志”
薛直夫看了看李学武手里的文件,感慨而郑重地接了过去,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您说笑了,咱们可是同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学武笑着点头道:“我是负责对外贸易协调工作的干部,有责任与您并肩战斗,更何况咱们是战友呢”。
“这话说的我更惭愧了”
薛直夫笑了,郑重地伸出手与李学武握了握,点头道:“阿特这边我一定负责好,英商那边有需要我的……”
“哎,这正是我要说的”
李学武晃了晃他的手,说道:“与英商代表见面,我看还是您主持,我来给您打下手”。
“这怎么能行!”
薛直夫直言道:“我就是怕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才请你出马的”。
“但英商代表不清楚这一点”
李学武认真地看着他,说道:“您是厂领导,主持与他的谈判就是一种身份的肯定,我所付出的努力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你呀!”
薛直夫现在终于懂了,不是李学武怕英商代表质疑身份问题,而是全了他的面子。
如果李学武把这单生意谈下来了,那无疑是在打他的脸,厂里会说他没有能力。
甭管他的出发点是如何的,但事情发生了,议论就会出现。
李学武做人绝对全须全尾,面面俱到,考虑的更为充分。
薛直夫惭愧地将手里的文件递了回来,道:“那我就不能拿你的工作了,这样我就显得贪得无厌了”。
“不!我需要您的配合和帮助”
李学武笑着将文件推了回去,同时说道:“我的工作太多了,也太繁重了”。
“既然阿特这边已经打开了局面,由一位厂领导跟踪服务,他更能体会到咱们的重视”
“至于英商这边,还是咱们合作,得了算大家的努力,输了算咱们没有能耐”
李学武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您如果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这两份谈判都可以跟我提,咱们一起努力”。
“好”
薛直夫点点头,正色道:“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再客气就显得俗套了”。
两人没再客气,敲定了接下来的谈判程序,便在一楼分开。
-----------------
好消息就像是赶集的姑娘,从来不会单独出现,往往是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扭着屁股就来了。
临下班前,津门水产副总张长明打来了电话,约李学武周末去津门吃海鲜,出海钓鱼。
特么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冷天的,钓鱼?
李学武真怀疑他是不是脑子瓦特了。
钓鱼?
我特么是不是得戴头盔!
“帮我约一下……算了”
李学武刚想知会彭晓力去跑腿,后来想想还是拿起电话直接打了过去。
电话是薛直夫亲自接听的,见是李学武,好笑地问道:“有好消息了?”
“确实!不过我还不敢确定”
李学武笑着说道:“您周末有空吗?想约您钓鱼”。
“钓鱼?这么……”
薛直夫顿了顿,语气怪异地说道:“钓鱼我不是很擅长啊,吃鱼还凑合”。
“没关系,我请您吃海鲜”
李学武好笑道:“新鲜的海鲜,刚钓上来不到十秒钟就能送您嘴里的那种”。
“哈哈哈~”
薛直夫大声笑了,随后问道:“需要我邀请谁一起吗?”
“当然,看您方便”
李学武拿着电话看了看收拾东西的彭晓力,微笑道:“我建议您对英商代表发出一个私人邀请,相信他不会拒绝的”。
“好吧,是明天早晨出发?”
薛直夫理解李学武话里的意思了,点头道:“那一会儿我给你回电话”。
“就这样”
李学武挂断电话后,对着彭晓力吩咐道:“帮我联系一下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协调一下吉利星游艇”。
“哦,对了,再联系一下津门水产公司,他们应该会有安排”。
“好的”
彭晓力做好了记录,又问道:“咱们这边还需要准备什么吗?人员和设备上……?”
“嗯,设备应该不需要”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津门水产那边会准备好的”。
“至于人员嘛……”
他点点头,说道:“就是个私人聚会,不用太过于麻烦,跟委办报备一下”。
“好的”
彭晓力再次做了记录,同时提醒李学武道:“如果是商业性质的沟通,是不是邀请一下近期要谈判的几家负责人?”
“嗯?你是说……?”
李学武微微皱眉,看着他想了想,随后点头道:“这个可以有”。
说完,点了点彭晓力交代道:“那就帮我约一下信用社包主任,以及工业部的刘处长和对经贸的高处长”。
“外事部的周处长就不要约了,他这个人我了解”
李学武坐在了椅子上,抬了抬眉毛说道:“比较含蓄,但会做出不请自来的举动”。
“那,要不要防备一下恶客”
彭晓力开玩笑道:“搞个邀请函?”
“呵呵,你能拦得住他?”
李学武轻笑道:“外商行动,比如要有外事部干事陪同的”。
“你信不信?”
李学武用铅笔点了点他,笑问道:“薛副主任的电话打过去,外事部的翻译就已经知道了”。
“明白,外事部的翻译知道了,周处长也就知道了”
彭晓力笑着附和道:“谁让周处长比较关心咱们呢”。
“哎!对喽!”
李学武给他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去忙了,自己则是拿着钢笔看起了文件。
为什么出去谈合作要邀请英商代表,还邀请了上次给他搞事情的“三贱客”?
其实谈判与合作本质上并不冲突,两者前后照应,相辅相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学武还是比较认同三人上次的所作所为,不希望身边出现几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
尤其是这么关键的位置上。
刘少宗和高雅琴不是他的敌人,更不是他的对手。
周干城是有些被动的,尤其是在外事问题的处理上,他可能更希望李学武处理的圆滑一些。
至少不能伤害到他,或者他所代表的利益关系。
可李学武这人脖子硬,不受他的摆布和要挟,硬是给他来了一套组合拳。
津门那一遭可算是给这三人打懵了,李学武其实邀请过几次,但没人给他回复。
现在尘埃落定,故地重游,自然要缓和一下关系。
李学武不愿意与任何人有矛盾,起冲突,他真的怕麻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