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座椅,安装了小办公桌,暂时作为公务车使用。
原本十五人座位被缩减到了九人,舒适度合空间感有所提升。
刘向前面对如此新颖的接待方式也是眼前一亮,笑着评价道:“真看出不一样了,变革制度处处见真章啊”。
“是为了工作方便,也是为了办公需要”
李怀德做了一句解释,随后邀请众人等车,他陪着刘向前坐在了核心位置上,景玉农则是陪着张大勇坐在了对面。
程开元和赵富春坐在了旁边的双排座位上,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随行记者和秘书去了后面的座位,李学武则是坐在了副驾驶位置上。
副驾驶的座位是可以调整的,现在正面对着一行领导。
客车虽然是维护改造的,但内部格局经过重新装修,已经同普通的客车不同了。
看着内部实用的布局,开阔的视野,着实让市里来的这一众人有了别样的心思。
一边开着会,一边就把沿途的内容给看了,边走边说,都不耽误。
关键是要谈的话以及关系到的人都在一个车厢内,沟通起来更便捷和直接,是有股子励精图治的味道。
按照调研路线,从厂办公区出来,沿着厂内公路一直走,先是看了实验车间、加工车间、锅炉车间等原有的建筑。
车不停,速度不快,景玉农只给几人指着窗外做了简单的介绍,从车窗里能清楚看到生产环境和工作情况。
一路直奔厂区往北,过调度车间出了北大门,便见到了正在建设的工地和已经完成建设的车间沿着亮马河沿岸依次排开。
这边是新开三产工厂,已经铺设了厂级公路,只是公路两边预留的建筑区域有的空着,有的建着,有的已经建完安装设备,更有的已经开始了生产。
新厂区还涉及到一些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建设,所以围墙还未圈建,放眼望去显得繁忙又杂乱。
客车绕着主干道兜了一圈,把沿途的项目车间转了个遍,景玉农也把各个项目介绍了个遍。
刘向前主动提出要下车看几个项目,李怀德这边也是热烈欢迎。
第一站看的便是纺织车间,这是三产工业最先投建,也是最先投产的车间。
上一次纺织三厂的领导来调研,就着重看了这里,对这里的生产和管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比较于三厂本身,这里有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更积极主动的生产要求。
因为生产环境需要,进车间的一行人全部佩戴了安全防护措施。
看着车间主任带着安全主管和生产主管迎出来,并且熟练地提供检查防护装备,就知道这边没少接待领导。
刘向前可不是屁股沉的人,京城各大纺织厂他基本上都去过,就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调研进车间还得穿防护装备?
答案是必须的!
从口罩到头套,再到鞋套,所有人一视同仁。
轧钢厂这边的几位领导主动配合,市里的这些人也就没说什么。
倒是随行记者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尤其是拍照了门口的上岗要求和安全生产规范告知。
“各位领导好,欢迎来纺织车间检查指导,我是车间主任何雨水,接下来将由我做参观介绍”
何雨水同样的一身防护服,干练地做着检查介绍:“检查期间如遇紧急情况,请配合安全管理人员从应急出口撤离”。
“纺织车间投建于66年6月,于当年9月开始试生产……”
听着年轻女车间主任的规范式介绍,刘向前等人再一次被惊讶到了。
进车间检查要身着同操作工人一般的防护服就算了,迎检的干部竟然把话语说的这么流畅全面,甚至带了安全应急提示。
这在刘向前的检查工作中是没有过的体验,包括女车间主任汇报的话语中竟然说的流畅自然,没有一句废话。
从车间整体生产状况,到具体工人人数,再到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规范要求,最后到产品的介绍,听着看着,不用多问,全在耳朵里。
以往去其他工厂检查工作,听到的无非是歌功颂德、精神面貌、产品介绍。
唯独到了这,概况、设备、工人、安全、生产以及管理面面俱到,句句讲实。
从车间里绕了一圈出来后,刘向前先是感谢了车间主任何雨水的介绍,随后对她提出了表扬。
“我还是第一次被接待干部提醒要注意安全哦!”
“哈哈哈——!”
车间门口,众人轻笑出声,对刚刚的体验实在是新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最初被提醒要穿着防护服的时候,大家心里难免的还有些不快。
毕竟我们是来调研的,是市里的干部,怎么这么多规矩呢。
直到看见车间工厂内部整洁的生产环境,规范的生产流程,安全的生产要求,他们算是心服口服了。
不是对他们有意见,针对他们来检查的人,而是人家车间就是这么管理的,就是这么要求的。
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在笑,是发自内心的笑,也在笑刚刚的不愉快。
“轧钢厂的安全工作一直都是李副主任在抓,很严格”
李怀德示意了李学武介绍道:“我下车间都要遵守进场规范的,不然车间主任都不让我进门的!”
“应该的,这样管理好啊”
刘向前主动表示了认同,道:“如果都如此规范管理,又怎么会出现那些生产事故呢?更减少了生产损失啊”。
“您说的是,这些制度都是事故教训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
李学武点头解释道:“我们在制定安全生产规范的时候就征集了很多事故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管理”。
“比如您刚刚佩戴的头套”
他示意了手里拿着的帆布紧箍罩帽解释道:“这是为了防止头发卷进机器造成伤害”。
“理解了,教训惨痛啊”
刘向前点了点张大勇两人说道:“生产事故伤害屡见不鲜,就有管理上的漏洞和疏忽啊”。
“确实如此,细节见真理”
张大勇看了赵富春一眼,随后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副主任,这副防护装备能不能送我一套?”
他面色诚恳地解释道:“我要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也要给全市的工业安全生产补补课啊”。
“您客气了,一副装备而已”
李学武笑了笑,对他解释道:“车间内所有装备都是有备案记录的,多了少了都不行”。
他示意了身后的秘书道:“我叫人去后勤申领,等您离开的时候再交给您,可以吧”。
“好!有制度,是好事啊!”
张大勇很是服气地对李怀德点头说道:“李主任,红星厂的成功秘诀我可是看到了冰山一角了!”
“哈哈哈!您过奖了~”
李怀德示意了等着门口的小客车,道:“咱们继续?”
“领导再见,欢迎您再来纺织车间!”
车间主任何雨水带着车间干部站在门口礼貌送别,规范又亲切。
刘向前看着他们点点头,主动握手道别,很是欣赏和认同。
下来检查工作也好,调研也好,刘向前可是很少表现出如此亲切的态度。
今天这般笑脸,可见他对纺织车间的调研是很满意的。
客车重新启动,往下一站开去,按照顺序参观,只要刘向前想看,随时停车下车。
而从纺织车间开始打好的印象分,再到第二个车间、第三个车间检查时,刘向前等人已经熟悉了。
一样要穿戴安全检查装备,区别可能是有的车间要带安全头盔,有的要带防护头套。
迎检的干部有的是车间主任,有的则是车间副主任。
他们的迎检流程如出一辙,话语内容不同,但规范化相同,大大地节省了调研时间。
即便他们有问题需要问,迎检人员也能停下介绍,对问题做出专业解答,随后还能接着介绍。
这一套流程绝对不是搞形式化,车间主任一级属于部门主管,对车间内部情况必须了解。
规范化介绍只不过是将这些应知应会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进行了梳理确定而已。
最后一站,调研组来到了食品工业区在建厂区。
这里工程车辆轰鸣,施工的工人戴着藤编头盔在劳动,现场热火朝天。
客车停在了路边,项目管理主任带着几名干部等在这边。
“领导好!食品工业区建设施工现场正在作业,因安全需要,请允许我在此向您汇报!”
主任是位男同志,一个标准的敬礼过后语气有些高昂,一看就是部队出身。
刘向前等人也发现了施工工地的情况,泥水路,且安全环境比较复杂,不适合进去。
他看向李学武,示意请他来安排,是要听汇报的。
李学武则是给对方回了一个礼,随后对刘向前等人先行介绍了施工管理情况。
“轧钢厂拥有自己的建筑队和工程管理队伍,占项目施工总人数的17%”
“但由于投建项目太多,大部分生产和项目管理都有专业的建筑工程公司参与”
他指了指项目主任介绍道:“他就是京城东风建筑公司委派参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介绍完,李学武对项目主任下达指示道:“请开始你的汇报”。
“是!”
项目主任再次敬礼过后,便挥手示意随行人员拿出建筑施工图纸四角撑开在主要领导面前,开始一板一眼地做起了汇报。
当刘向前听完了他的汇报,又针对食品工厂提出了几个问题。
关于建筑建设方面的都由项目主任做出了回答,关于项目生产和产品的问题则是由李学武做出了回答。
而关于与五丰行合作的项目内容,以及这里面的对外贸易关系,则是由站在一旁的景玉农做出了回答。
问题按照所属,分级明确,解答清晰,很见制度规范和管理功底。
刘向前很满意,他点了点项目主任笑着问道:“退伍的?”
“不,是工程兵转业”
项目主任面色认真地回答道:“转业前就是土木建设工程的管理”。
“哦?怪不得对工程管理这么熟悉呢!”
刘向前主动与他握了握手,道:“老家是哪里的?转业工作没有安排?还是分配有困难?”
这却是开始问到了京城现如今最困难的人事工作问题,大量的待就业青年留存,而退伍转业人员亟需解决工作分配。
他来轧钢厂调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看看轧钢厂是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开展快速、大量的新员工招录工作的。
要确定轧钢厂是不是存在贪功心切,用大量招工来获得市里的关注,获得上面对企业集团化的支持。
还要搞清楚这些人轧钢厂是如何用的,社会不断出现的待业人员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
调研调研,就是要在调查过程中研究问题。
现在遇到了第三方建筑公司,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人员,更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他也是赶上了,就问了。
“报告领导,老家川省的”
项目主任应声回答道:“转业时工作安排有困难,我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选择了回乡务农”。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继续汇报道:“后受战友介绍,被招录进建筑公司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我明白了,好,好样的”
刘向前拍了拍他的胳膊赞道:“有担当、有作为、有发展,好好工作吧”。
他鼓励了对方后,便在李怀德的邀请下一起上了客车。
再启动之后,听着景玉农的介绍时便有些分心了。
他还在想着刚刚那位项目主任说的话,关于工作分配和自主择业的问题,以及社会上的工作需要。
“东风建筑是哪个区的城建公司?”
当景玉农的介绍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