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524章 龙争虎斗

第524章 龙争虎斗

上一页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列表下一页
说到了景玉农那边。

“前天还传回来消息,说是在越州,这就要往回赶了?”

“还得一段时间呢,钢城那边先动”李学武解释道:“与厂里过去的专家团队汇合,开展前期调查,景副主任要在有结果了才过去主持工作呢,不会耽误了巡查。”

“我和李主任在钢城同董主任谈了谈,还是以炼钢厂为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介绍道:“毕竟都在辽东工业序列,产业上下游关系清楚,即便是谈判遇到了问题也好解决。”

“景副主任过去,主要是把握经济建设和组织协调工作。”

李学武指了韦再可说道:“我说让韦组长做准备,是因为奉城一机厂太大了,得按照咱们的工业管理程序进行拆分,组织是大事。”

“原来是这样啊——”

丁自贵圈子兜完了,也顺势问出了自己的目的:“奉城一机厂的规模那么大,再加上钢城工业。”

他坐直了身子,胳膊担在办公桌上,手指轻轻敲了敲,问道:“管理怎么搞?挂在炼钢厂下面,还是挂在联合工业的下面?”

“还没定,但不可能挂在炼钢厂下面,也不可能挂在联合工业的下面,级别上都不是很方便。”

李学武也是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道:“一机厂的规模特别大,并不输给咱们,即便是拆分了。”

他点了点桌子强调道:“人家的一把手跟咱们李主任平级。”

“所以说,拆分、调整、整合,一些列动作至少要干一年。”

李学武说这个的时候也点了点韦再可,提醒他注意。

又在丁自贵微微皱眉的注视下讲道:“我的倾向是在晋级后成立工业生产管理部全面管理。”

“但是,李主任没同意。”

看着丁自贵和韦再可皱眉头,他轻声解释道:“十六家企业的整合和调整工作年底前要完成。”

“如果谈判顺利,一机厂的整合、分拆工作也要开始进行,下半年的工作强度可非同一般。”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李主任的意思是,一机厂要同十六家企业同步整合,年底的人事大调整,要一步到位,所有事一并解决。”

“不设辽东工业生产管理部,那领导的意思是……”

丁自贵犹豫了一下,还是直言不讳地问道:“要在管委会的层面解决这个问题?有副主任管理?”

韦再可听他问的这么直白,目光异样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又看向了李学武,想听听他怎么说。

李学武倒是没在意丁自贵的直白,知道他是啥意思,委办的主任工作不好干,如果能去钢城的话。

但是,董文学现在钢城,一时半会还回不来,他想的便是奉城。

奉城一机厂的级别不低,即便是收购后有所降级,但在红星厂晋级后,可也跟轧钢厂平级。

对冲之下,如果能到奉城一机厂任职,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个跳出去的大好机会。

但是,李学武给出的回复,让他的心里一凉。

去一机厂,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管委会副主任的机会,未来一机厂也在主持红星厂辽东工业的副主任管理范围内,这个要想清楚。

钢城的联合工业也在发展,未来势必要出现一个更大规模的工业集群,大型工厂,例如汽车制造厂,级别一定不低,联合工业生产管理处好像也是个好位置。

怎么选?

丁自贵知道怎么选都绕不过李学武去,未来李学武一定会出任炼钢厂的一把手,更有可能成为主管红星辽东工业的副主任。

即便这个副主任不是李学武,也有很大的可能是董文学。

董文学进京,李学武离开保卫组去钢城,李怀德势必要有所安抚,拿辽东工业换保卫组的位置。

所以,他现在更想知道李学武的态度,就算是要“低人一等”也得把码头拜对了,哭坟哭对了。

“我个人的猜测啊,领导更倾向于由专职副主任管理这部分。”

李学武见丁自贵问的坦诚,便也回答的坦诚。

他直白地说道:“毕竟晋级不是目的,目的是集团化进程。”

“在实现集团化管理的过程中,就是要将现在的工厂管理结构扁平化处理,更直接地管理。”

李学武做着直上直下的手势,看着他问道:“你觉得领导会给自己找麻烦,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什么工业生产管理部门吗?”

“必然是不可能的。”

韦再可开口说道:“集团化的组织架构已经出来了,生产管理部只能在集团一级执行管理权限。”

“不可能在钢城,或者奉城单独成立管理部门,这是在浪费时间,也是在浪费资源。”

他给丁自贵强调道:“更主要的是,集团化过程中,这一部分的干部到时候就没有办法安排了。”

“所以,一厂,一厂长。”

李学武看向丁自贵说道:“所有工厂,包括营城造船厂和在京的轻工业,都得归生产管理部管。”

“过渡期间,安排一位专职副主任管理,是最方便的手段。”

“我也是这么想的”韦再可附和李学武,说道:“毕竟一名副主任重现调整工作分工,比安置一个辽东工业生产管理部的干部简单多了,也方便多了。”

“我理解了”丁自贵思索过后,笑着点点头,说道:“我还想着今年年底是不是要动一动呢。”

“我劝你暂时别动,等一等”韦再可知道李学武说这话很为难,不可能给丁自贵说什么建议。

论起来,李学武是丁自贵的下级,说三道四的不合适。

所以,他开口建议道:“你老丁的情况不用自己着急,领导那边心里都有数,该你上的时候,自然是要安排你上的,急没有用。”

“嗯,韦主任说的有道理。”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道:“今年年底,动,是要动的,大家可能都得动,但怎么动,还得等领导那边研究决定。”

“况且……”他迟疑了一下,放下茶杯说道:“下半年,最迟年底前,上面要给厂里补人的。”

“别忘了,咱们厂管委会的人数不够呢,至少要九人,甚至是十一人,毕竟要晋级的。”

“这我倒是能想得到”丁自贵点点头,靠在了椅背上,抱着胳膊说道:“十六家企业整合进来,至少要有两个副主任的名额吧?”

丁自贵所说的,因为十六家企业整合进来后产生两个名额的副主任,并不一定是要从这十六家企业的负责人中产生两名副主任。

有可能上面从市里,或者其他工业企业调来的干部,但代表的一定是这十六家企业的利益。

毕竟,整合进来的企业人数总和已经超过了红星厂,工业规模重新规划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没有代表这些人发声的干部,上面也不愿意的。

“我觉得,最少会有两个名额”韦再可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眯着眼睛说道:“可能是三人,毕竟工业整合的规模太大了。”

他解释道:“十六家企业中产生两名,部里再调一名居中协调才是最佳的方案,不仅仅如此。”

讲到这,韦再可坐直了身子,抿着嘴角说道:“我觉得部里还会额外空降一名,八成是要负责组织工作的,这一块咱们可是薄弱。”

丁自贵惊讶地看了韦再可一眼,随后恍然大悟地看向李学武。

李学武则是点点头说道:“谷副主任是从钢铁学院调来的。”

这话的言外之意,便是红星厂的组织工作并未掌握在部里信任的人手里,上面一定会加强管理。

当然,这不是说谷维洁的工作没有得到上面的认可,干部的流动性是有规律的,也是有规则的。

跟谷维洁的工作成绩没有关系,需要加强相关工作的领导了,红星厂就得服从调剂和安排。

丁自贵手指一掐,说道:“李主任、谷副主任、景副主任、程副主任、薛副主任、董副主任,再加上工会熊主蓆,正好七个人。”

“十六家企业产生两人,部里下来两人,这就正好十一人了。”

“当然了,这只是咱们私下里讨论”韦再可伸手轻轻拍了拍丁自贵的手,说道:“部里有可能下来一位,给奉城那边留一个位置。”

“不一定,奉城那边有点复杂”李学武否定道:“一机厂的一把手确定是要调走的,不会留任,咱们也不会用他,更不会调来京城,他自己也不会想来的。”

这个倒是很简单,一机厂的负责人是刘作栋,根基都在辽东工业,来了京城,进了红星厂,不成了无根浮萍,后娘养的了嘛。

“一机厂如果没有这个人选,那就很有可能是在红星厂内部产生了”韦再可语气很是迟疑地说道:“而且,这个可能性很大呢。”

李学武明显能看得出,韦再可说完这句话,他自己含糊了,丁自贵也沉默了,可能都在想这个名额。

“今年工会的熊主蓆住了几次院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熊本成的问题。

“我记得上个月刚出院吧,昨天听说又住院了?”

“回家休养了,心绞痛。”

丁自贵负责机关后勤工作,对干部的情况自然理解。

他点点头,开口说道:“今年本成主蓆的身体状况是不咋好。”

“而且,上面对工会的工作也有所调整和布置。”

李学武顺着他的话说道:“如果上面在年底前动厂里的班子。”

他讲到这故意顿了顿,见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身子也坐直了,这才继续说道:“上面一定会照顾老同志的身体状况,不会加担子。”

“同时,为了保证红星厂管理班子的正常化,也会充分考虑工会在管委会序列中的位置和分工。”

丁自贵和韦再可对视了一眼,齐齐一挑眉,各自的心里都有了些许算计,是什么当然不用说出来。

能从李学武嘴里吐出来的话,保真度比一般人说话要高得多。

再一个,红星厂所有人都知道,李怀德是不待见熊本成的。

上一次,熊本成胆大包天,竟然敢跟着程开元,要革了李怀德的帽子,你说李怀德恨不恨他?

早前怎么没听说熊本成的身体有问题呢,自从那件事以后,工会的这位负责人便成了病秧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想住三百六十天的院,很怕住少了,引起李怀德的猜忌,再晚节不保。

现在的情况是,李怀德找不出人手来接替工会的位置,养这么一个废物放在那,总比再来一个惹祸抬杠的人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