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585章 时间过得真快啊

第585章 时间过得真快啊

上一页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列表下一页
br/>
人数最多的要数生产工人了,按照兼并方案,这些人在考察合格后,即安排到了相应的生产岗位上,主要是应对红星厂已经开展的三班倒生产制度。

同时,已经建设完成的三产工业也开始接收这两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重新整合兼并进入已有的三产工业或者联合工业体系。

这个时候,联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红星厂确实是真金白银地收购了这十六家工厂,但部分价值是转化到了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的身上。

也就是说,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的补充,让红星厂在联营占股比例大大地提升了。

算是用联营单位的钱帮红星厂买了企业扩张的单。

李学武当初在工作会议上做报告时讲到的水库经济作用体现了出来。

红星厂水涨船高,庄家通吃,产能不会白白溢耗,而是会储存在三产和联合工业这两个大蓄水池中。

等红星厂需要发展力量,或者遇到发展困难的时候,这些水池里的经济就会反哺红星厂。

人多有好处,也有坏处。

红星厂的人多了,厂区里更热闹了,厂区外彻底成了大工地,拆拆拆,建建建。

好多工人从车间里出来,直接进了工地,转身就成了劳动工人。

社主会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圣塔雅集团援助的工程机械确实帮了大忙,学校的建设进度很快,几乎所有的教学楼主体都已经完工,只等着内部完善和装修了。

现在是八月份,九月一日开学,留给工程队的时间最多还有大半个月。

白天是听不见的,也看不见什么。

但等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站在房顶上还能看见红星厂方向有灯光映照天空,有建筑的声音清晰传来。

日夜不停地赶工期,工程处和工程队优先保证学校在九月一日开学前完工。

这个交付标准是很高的,工程是完工了,教学教具,桌椅板凳,办公用具,门窗玻璃等等,也是需要时间来布置安装的。

所以每天下班,李学武都会去工地上转一转,看一看。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有具体的项目完工撤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仅仅是室内装修,就连操场的硬化,体育设施等等,都是同步进行的。

李学武请姬卫东帮忙,从港城购买了全套的先进教学用具,可是把这小子累够呛。

货物已经在红星厂的仓库里了,就等着最后一步的进场安装了。

人多力量大,干啥都不怕。

红星厂在建设学校的同时,也在建设医院,还有诸如居民区和综合市场,以及红星厂的几栋办公大楼。

主体工程还没有开始,但地下工程已经开始了,掏出来的土发堆砌在亮马河边上,老高老高,像一座小山。

你看皇城后面的小山,其实就是当初建设紫禁城时掏出来的土方,没地方搁了,就成了一座山。

红星厂建筑工地掏出来的土方当然不会浪费在这,占地方不说,也阻碍交通。

沿着亮马河两岸,这些土方会用来修筑堤坝,扩宽河沟,填平低洼地带等等。

大工程、大工地不是白说的。

人力已经不可谓了,几十台推土机日夜不停地嚎叫着,大铲子抓钩机就立在建筑工地,深挖地下,营造三防工程。

三防工程后世很少有人能听到了,但在这个时候是重点工作。

地下能跑卡车是标准,能藏火炮和坦克是基础。

李学武的意思是,充分利用三防工程,申请专用款项,加大地下工程的建设。

以后用来做仓库、停车场等等,绝对是有必要的。

只要是去过京城的人都知道停车有多难,这里可是二环边上啊,你想吧。

人多不仅力量大,饭量听着也可怕。

红星厂早就为十六家工厂的兼并做准备了,甚至设置了专用账户。

但花钱如流水,企业在膨胀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综合实力和后劲多少来。

如果不是年初红星厂赚了一波刀乐,现在哪有钱兼并其他企业啊,自己都顾不过来了。

别看今年红星厂的日子红红火火,那是有特殊原因的。

其实大环境很一般,大学习进行到了第二个年头,有很多线路在纠正过来。

但也防不住有很多错误在产生,经济和生产问题尤为严重。

这也是红星厂得以在众多工业兄弟单位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上面很重视工业生产,尤其是需要特殊表现起带头作用的工业先锋出现。

全国各地都在讲抓思想抓生产,要把工业生产力提升上去。

李学武在工业口,对这一点是深有感触的。

无论外面的风吹得多大多急,工业发展还是很稳定的,尤其是车间里的工人。

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工人的家属也是一样,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落实在街道上,生活上,你要说有改变,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

-----------------

“李——李哥好——”

下午三点了,李学武才从屋里出来,睡了足足的一个晌午觉。

在月亮门这正好遇到对门的刘光福回来,两人打了一个照面。

倒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这小子回来以后看着跟变了个人似的。

在这院里再没有草上飞的表演了,街坊邻居对他也没了最初的议论和关注。

见着李学武,他是想称呼李处长的,可李学武提醒过他一次,这回算记住了。

“活儿忙完了?”

李学武摇着手里的蒲扇,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错了个身子。

刘光福站在原地也错了身子,一边请李学武先过,一边回道:“天热,回来看看我妈。”

“行,孝心可嘉——”

李学武微微一笑,瞧了他一眼,这才往前面去了。

刘光福低眉顺眼地直等李学武过去了,这才转身往回家里走。

二大妈的毛病算是落下病根了,一半脸耷拉着,一半身子发麻,有的时候不顶用。

脑梗嘛,引发的轻度半身不遂,这病说起来只能靠养,实际上就是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刘光福没回来以前,刘光天在家的时候就很严重了,再加上刘光齐回来作妖,给二大妈的病加了加码。

李学武也是很少听对面出来说话,回来住两天多是在前院家里,或者外院待着。

他也是听沈国栋说的,刘光福回来算是把家撑起来了。

一年的炮局不白蹲,终于长大成人了。

沈国栋跟街道搞了个缝纫社,专门给红星厂代工,做劳保用品,算是李学武给的方便。

沿用李学武给出的意见,沈国栋搞了四台缝纫机在大厂房里抛砖引玉。

听说带着自己家的缝纫机就能参加合作社,做缝纫工,赚工钱。

很特别的,这里没有工资,按件计费,多劳多得。

起初还有人不相信,直到王主任带着街道干部转了几家孩子较多的住户,宣讲了政策,做了背书和担保。

这几家也是捏着鼻子,把家里的缝纫机搬到了缝纫社所在的大仓库。

家庭妇女哪有不会做针线活的,踩缝纫机可溜呢。

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后,街道和沈国栋安排的人一起算了件数,当场给了这些人加工费,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交道口凡是家里有缝纫机的,有闲在家里的妇女或者姑娘的,都吵着要加入缝纫社。

一天就赚七毛二,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多块啊,你当这是什么!

好家伙,原来能跑马的空荡荡仓库瞬间就满员了,其他街道还有托关系要来的,沈国栋死命拦着不让进。

街道给回收站批的仓库大院终于派上用场了,其中一个大仓库成了缝纫社的驻地,天天都有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老娘们往这边来上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要不是沈国栋怕走了水,夜里不安全,这些人都想24小时开工的。

缝纫机一转,那可是白花花的票子啊。

沈国栋听了李学武的话,主动找到刘光福谈了谈,这小子也有股子心气。

听说沈国栋安排一个毛头小子,还是从炮局里放出来的小混混当缝纫社的技术管理,大姑娘没好意思说啥,老娘们不干了。

一个个的吵吵嚷嚷,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刘光福也很局气,啥也没说,蔫了吧唧地跟这些老娘们干了一天的缝纫活。

等晚上计件的时候这些人傻眼了,刘光福的生产件数比她们多了三倍都不止。

你要说作弊,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在一个仓库里,都搁眼睛盯着呢。

没作弊,没蒙事,你说他的生产件数咋比自己等人高出这么多呢。

比摔跤,她们摔不过小伙子,她们服气,特么的比踩缝纫机输给一个毛头小子,这下打脸了。

啪啪的——

尤其是早晨那会儿喊得最凶的几个老娘们,这下搁里头了,脸通红啊。

两块八毛钱,一天啊!

当看见刘光福从沈国栋手里领走两块八毛钱,这些人都红了眼了。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就有人较劲了,跟刘光福比着踩缝纫机。

可第二天下来,别说两块八了,一块也没有人能达到啊。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第三天一上工,刘光福往那一坐,周围呼啦啦围了一群人上来。

请开始你的表演!

刘光福会杵这个?

想当初……当初不想也罢。

只见他随手拨弄飞轮,脚下一踩,随后便如踏上风火轮一般。

也不见他有多紧张,更没有很慌乱,脚下的踏板和飞轮都要冒烟了,可台面之上双手飞舞,有条不紊地把布料闪赚腾挪。

就是这么轻松,就是这么谢意,好像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似的。

太特么强了!

这是跟哪学来的技术!

咳咳,反正不是蓝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