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杳无音信。
朝廷似乎对此消息并不怎么关注,完全没有派兵来镇压的意思。
照着这个节奏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整个宁州就会变成一片泽国,彻底的被这群东海妖兽所占据。
更可怕的是,一旦妖兽尝到了甜头之后,他们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占据宁州一隅之地,而是会被触角伸向江南道的其他地区。
江南富庶,自古繁华。
如此繁华之地,若是被一群来自东海的妖兽肆虐了,那真的让人不忍直视的事情。
万彦本着为百姓着想的想法曾经想过转移百姓,但是这个举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这么做了就意味着万彦守土有过,皇帝只要降下一道圣旨就能砍了他的脑袋。
万彦虽然一心为了百姓,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除了妖兽已经兵临城下,万彦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这么做。
他是真的不知道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只有长安的百姓是大周的百姓,宁州的百姓就不是大周的百姓了吗?
难道只有京畿道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江南道的子民就不是陛下的子民了吗?
一时间万彦只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这种区别对待让万彦感到十分的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万彦经常会们心自问,但是并不能得到他希望得到的答桉和结果。
一切好像是就被封死了一样,根本不给他发声的空间。
无奈之下,万彦最终决定给书院写信。
这封信是送给赵洵的。
当初赵洵和一干书院弟子来到宁州的时候曾经帮了万彦的大忙。
当时正是这帮书院弟子的齐心协力,使得他们能够成功的灭掉东海妖兽国中的一部分妖兽。
也正是书院弟子的震慑,让肆无忌惮的妖兽们重新潜入了大海,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消停的状态。
这真的很重要。
若是没有这段时间休养生息,若是没有这段时间的缓冲,万彦真的不知道宁州的百姓们能否缓过这口气来。
老百姓们是真的不容易啊。
不仅要防着天灾人祸,还要忍受妖兽的肆虐。
而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活着而已。
是的,活着。
活着很难吗?
活着真的很难。
哪怕就是这么一个细微细小的请求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实现,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
对万彦来说,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帮助宁州的百姓们争取到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他现在只能向书院写信。除了向书院写信求援以外,万彦根本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人想活着终归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人想活着终归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才能实现的事情,人想活着终归是要看天命的事情。
但是万彦绝不是一个只看天命的人。至少他要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尽人事听天命,这样才不会后悔。
尽人事听天命,这样才不会彷徨无措。
所以,他决定给书院写信,所以他才决定给赵洵写信。
不知怎的,现在万彦对书院甚至比对朝廷还有信心。
他现在对赵洵也比对皇帝更加的有信心。
万彦知道这样多少有一些大不敬的意思。
但是他没有办法啊。
为了生存,为了宁州城的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万彦只能拼尽全力的做一番尝试。
在他看来书院一直都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的。
而赵洵本人更是跟活菩萨一样。
只要赵洵肯出面,那么宁州城就有救了。
...
...
信写好之后,如何送去书院是一件很让万彦困惑的事情。
因为宁州远在大周版图的最东边,而长安城终南山却位于大周中部偏西的位置。
要是靠人力去运送书信,没有个半个月一个月不可能到的了。
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万彦最终选择动用传送术。
他请了宁州城中法力最高深的道士利用传送术将他写好的一封亲笔信传送到了终南山。
这样一来终南山浩然书院的读书人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他的求援信息。
这点真的非常重要。
眼下时间就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如果能够争取到时间他们就有希望。如果他们能够争取到时间他们就能够拥有各种可能。
相反,如果时间上来不及了,那么即便书院的弟子们最终赶到了又有什么用呢?
到了那时怕是一切就都来不及了吧。
所以对万彦来说他必须要第一时间的把这封信送到,必须要第一时间的让所有人明白,宁州有危险了,急需要救援。
...
...
“小师弟,这有一封你的信,似乎是宁州方向动用传送术传过来的。”
“嗯?”
赵洵愣了一愣,他本来在喝奶茶,听到这里,连忙放下奶茶伸手去接信。
三师兄将信递了过去,赵洵一把抓过很是认真的拆开读了起来。
信是宁州刺史万彦写的,这簪花小楷写的是相当的清秀,一看就没少练习这种馆阁体。
馆阁体相较于其他的书法类型更加的讲究规矩。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字也是如此的。
若论字体的规整,整个书法界怕是没有能够出馆阁体之右者。
赵洵跟万彦万刺史曾经有不小的交情,万彦甚至还曾经把自己的儿子派到了赵洵身边做书童。对此,赵洵还是很感激的。
万彦这个时候写信是为了什么?
赵洵迫不及待的展开来看,结果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怎么了小师弟?”
龙清泉见赵洵的状态不太正常,连忙关切的问道。
“是宁州刺史万彦写的书信,他是来向我们求援的。东海妖兽国的肆虐似乎比前几个月更明显更厉害了...”
赵洵忧心忡忡的说道:“几个月前的时候,东海妖兽国也曾经肆虐东南沿海,整个江南道为之风声鹤唳。但是那个时候似乎并没有现在这么大的阵仗。如今的情况却是大不相同。妖兽们经过了一番试探之后得知官兵在东南沿海的防御相当之薄弱。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扩张。基本上官兵们只能缩在城池里坚守,只要一出城就面临着必死的局面。只是如此以来就苦了那些百姓了。百姓们手无寸铁,城里的百姓还好一些,至少短时间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村子里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风险。只要妖兽们一进村子,他们就没有任何的活路啊。万刺史这是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会给我写信。而且根据他的估计,如果我们不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的话,用不了多久妖兽们就会将魔爪伸向宁州等城池了。”
“呃...”
龙清泉听到这里直是觉得愤怒不已。
“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朝廷也不管一管吗?还是说万刺史没有给朝廷写信?”
“朝廷?万刺史当然给朝廷上奏疏了。事实上,从一开始察觉到局势不对,万刺史就陆陆续续的向朝廷上呈了无数奏疏。这些奏疏送到长安之后就杳无音信。朝廷乃至那个不做人子的显隆帝似乎完全没有一丝一毫要管一管江南道的意思。百姓们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运才摊上这样一个狗皇帝。我其实一直以来认为显隆帝跟我是私人恩怨,但现在看来不是了,乃是国仇家恨啊。我说狗皇帝是一句国贼没有什么分别吧?”
赵洵这么说着,龙清泉点头道:“是啊,国贼就是国贼。这家伙真的是连脸都不要了。宁州的百姓、江南道的百姓可都是他的子民啊,凭什么他连自己的百姓都不管不顾。这样的人也配做皇帝,这样的人也配做人?”
三师兄龙清泉如此的愤怒,赵洵是能够理解的。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能够站在大多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但显隆帝不是。显隆帝很显然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涉及到了他的利益冲突,跟他的利益有相悖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保留自己的利益,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的个人利益萦绕在手间。
就像他会紧紧的攥住手中的权力一样,显隆帝是绝不会轻易的派兵去江南道的。
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朝局最不稳的时候,太子齐王蠢蠢欲动。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显隆帝如果压服一众儿子?
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显隆帝如何能够坐稳江山。
还有就是书院的缘故了。
如今腐蚀者大举入侵,已经呈现围攻长安之势。
这个时候显隆帝已经在暗中跟腐蚀者结为同盟,要共同对抗书院。
书院方面的压力是相当之大的。
如果显隆帝这个时候将大部分军队调走,调去江南道对抗妖兽。那么长安的腐蚀者就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书院。
这个压力那简直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显隆帝选择了一个最为苟且的方法,那就是将所有的军队囤积在长安。
为了对抗书院,为了跟外敌一起合作对抗书院,显隆帝不惜牺牲掉了江南道所有百姓的利益,说他是国贼真的都算是便宜他了。
目前来看,显隆帝如此无耻的行径已经形成了连锁反应。
而如今压力全部来到了书院这一边。
面对着宁州刺史万彦的求援,此时此刻的赵洵显得是相当之为难。
他该怎么做呢?
如今整个书院甚至是终南山都在被腐蚀者所围攻。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赵洵能做什么呢?
赵洵感到很茫然,他觉得自己现在必须要跟书院的师兄师姐们以及恩师山长们商议一番。
仅仅靠他自己是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了,至少现在看来如此。
...
...
赵洵的号召力和动员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既然他决定了做,那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做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