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粉的。
那些看过作者前作的人基本上都会对于后作有一个期待。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赵洵的笔名被朝廷封杀了。
所以就不具备这个优势了。
旺财要想帮助赵洵出书就得让赵洵启用一个全新的笔名。
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为笔名这个东西只要不重复就行,没有太高的要求。
对此旺财十分的自信。
他只要换家书坊换个壳子帮助赵洵出书,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说白了书要想火还得靠质量靠实力。
只要实力够强那基本上不可能被埋没。
只要实力够强,那基本上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当然旺财很明白,赵洵并不会过于的看重一本书的成败。但是旺财看重啊。
他是一个商人。商人就没有不看重利益的。
虽然旺财跟赵洵之间的兄弟情义十分的深厚,但是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何况他们只是拜把子兄弟。
赵洵跟旺财之间可谓是算的相当清楚,书稿所得收益二人五五分成。
如此一来赵洵等人能够得到的收益可谓是相当丰厚的。
而且赵洵能够得到多少钱,旺财就能够得到等比例的钱。
如此一来旺财可谓是得到了极大的动力,一时间冲劲十足。
“哎呀呀,我觉得这书稿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在插图的绘制方面还得多花一些心思。”
旺财知道这个时代的书稿都是图配文的,所以配图的好坏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最后成书的质量。
读者并不完全根据插图的好坏来看书,但是完美的插图绝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阅读兴趣也是需要提升的。
但是旺财更希望的是从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胃口,抓住读者的兴趣。
如此一来,那钱还不得跟捡着一样。
捞钱的感觉爽,捡钱的感觉更爽。
旺财都已经帮赵洵策划好宣传策略了。
只要按照他制定的这个宣传策略进行一番宣传,肯定很快就能火遍长安,甚至火的出圈。
“啧啧啧…”
旺财一时间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天才一样。
到时候赵洵应该肯定会感激他的吧?
毕竟赵洵虽然不缺钱不差钱,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会希望自己赚的钱更多的。
当那么多的金银摆在面前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是一堆铜臭的。
“啧啧啧…”
旺财一边做着美梦,一边流着口水。
却不知赵洵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
“旺财啊,你这是在想什么呢?这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呃,是明允兄啊。没什么,我在帮你策划出书的事情呢。”
旺财嘿嘿一笑道:“这出书啊靠的是包装。经过包装的书和没有经过包装的书是完全不同的。”
旺财刻意的顿了顿,见赵洵并没有多说什么的意思,便自顾自的接道:“嘿嘿,所以说啊我给你的书精心策划了一番,保证你的书能够一本大火,直接爆火。”
旺财对此是相当有自信的。
毕竟他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书商。
对于包装书籍方面的知识,旺财可谓是十分的丰富。
那些本身内容一般的书经过他的包装都能够小火一把,更加不用说赵洵写的那些本就质量很高的书籍了。
好书经过包装那绝对是火上加火,大火一把。
“火不火这个事情我其实一直都不是很看重,我关心的就是能不能带给书友快乐。”
赵洵双手一摊,很是装逼的说道。
对赵洵来说,名跟利其实他真的都有了。他更加看重的其实就是快乐本身。
不仅仅要自己快乐,而且要带给其他人快乐。
大家一起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啧啧啧…”
“…”
旺财先是一愣,随即开始佩服起赵洵来。
明允兄真的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啊。
与之相比旺财反倒是落于下乘了。
“不过明允兄,虽然你有如此真知灼见,但该赚的钱你还是要赚的。你不赚这些钱就会被别的作者赚走。与其让那些名不副实的作者赚的盆满钵满,倒不如你自己赚一笔大的。”
旺财这么一说赵洵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对啊,市场就这么打,蛋糕就这么大。
赵洵不去分蛋糕的话蛋糕也会被其他人分走。
大周书市上的那些书籍赵洵也或多或少的看过。
是真的良莠不齐。
与其让这些滥竽充数之辈爆火,赵洵还不如让自己写的书占据市场。如此一来至少能够保证读者看到好书。
如果像赵洵这样的优质作者不作为,任由劣币驱逐良币,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市场的节奏就会被彻底带乱。
到了那时读者哪怕是想要真正看到一本好书都很难了。
想到此之后,赵洵还是决定承担起作为一个优质作者的责任。
“嗯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按照你的套路进行宣传好了。不过…”
赵洵犹豫了片刻道:“应该不用让我配合宣传吧?”
“嗯?”
旺财显得愣了一下。
“配合宣传?这是什么意思?”
旺财没有听懂赵洵的意思,追问道。
“哈哈,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了,就是作者亲自进场配合做一些宣传活动,比方说新书签售之类的。”
“呃…”
一瞬间旺财悟了。
他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明允兄啊要是在以前的话这样或许还可以一试。但是现在你的身份特殊啊,你别忘了你现在可是被狗皇帝亲自点名的人物,你的笔名都被封杀掉了。这次要是不换一个笔名的话,你的新书怕是都出不了。所以啊我觉得我们还是谨慎一些的好,不要搞什么幺蛾子了。要不然的话真的出了状况,我们可是顶不住的啊。”
“呃,好像是这个道理。”
赵洵仔细想了想,旺财说的没有什么毛病。
他现在算是被显隆帝重点关照过的,这个时候要是盲目发力恐怕一冒头就要被直接拍死。
难啊,他是真的难。
看来眼下只能先忍一忍了。
忍一忍的话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不忍的话怕是这本书都出不了了。
“旺财啊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吗?”
“没有了…”
旺财心道明允兄啊明允兄,你还想要什么注意的点啊…
“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写书别冒头,其他的事情都包给我就好。”
旺财对于这本书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的,所以他告诫赵洵千万不要逞强逞能。
只要他不逞强逞能,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旺财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西厢记》投入市场后会迎来怎样的反响。
…
…
长安的书市原本呈现的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后来显隆帝跟朝廷介入之后,市场蛋糕被瓜分,一部分利益被其他书商瓜分掉了。
但是旺财还是保有了相当大的份额的。
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有能力将一本书直接推火。
火书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其一就是内容跟质量必须要过硬。
这也是最基本的因素。
其他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因素的基础上的。
第二呢就是宣传要跟上。
如果宣传跟不上的话,即便是书的质量再好那也很难火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嘛。
很多时候必要的宣传可以充当催化剂的作用,让一本书随之爆火爆红。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进入书市的时机一定要准确。
如果一本书进入书市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对手,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一本书进入书市的时候不凑巧,强敌环伺,强手如云,那很有可能会折戟沉沙。
所以一本书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偶然之中有必然,偶然之中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
旺财的眼光可谓十分的毒辣,一开始的时候就瞅准了现在长安书市并没有现象级的火书。所以这个时候抢占市场可谓是相当的有用。
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抢占市场的话,之后再想抢占市场难度可谓相当之大。
“唔…”
当旺财扫视了一番市场行情之后,毅然决定果断出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能够有所决断的。
“长安书市的行情当真是很迷惑啊。”
旺财本以为在赵洵停更停笔的时候会突然冒头几个狠角色,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
这些扶不上墙的烂泥,给他们机会他们自己不中用啊。
所以就不要怪旺财铁手无情了。
旺财是一定要抓住机会狠狠的攫取一番利益。
当然了这份利益要好好的跟赵洵分享。
毕竟这本书如果能火,赵洵这个作者肯定是居首功的。
…
…
“哎呀你们听说了吗?最近新出了一本西厢记。这个西厢记啊可是十分的好看啊,潘记书坊刚刚推出了五千本已经被抢购一空。现在呢据说他们在加印呢…”
“这么好看吗?一口气五千本都卖光了?啧啧啧我看书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呢。”
“哈哈应该是呀,我记得就算是一本书再火,也不会火到这个程度的吧?”
“这本书真的是火出圈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读书人的圈子在争相传看,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