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曾经向显隆帝上了一封奏疏,那封奏疏言辞之激烈可谓是亘古未有。
将那封奏疏递给天子之后,万彦其实就开始做等死的准备了。
对万彦来说,这个局面是他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的。
如果书院不出手的话,他怕是很快就要人头落地了吧。
为了这个一个王朝,为了这样一个朝廷,为了这样一个皇帝,牺牲掉自己的性命,真的值得吗?
有那么一瞬间,万彦犹豫了。
他是真的有些犹豫了。
赵洵的话振聋发聩啊。
有的时候万彦会觉得有些错愕。
情绪的离谱有的时候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一念之间可以导致发生改变的情况太多了。
他当时做出的决定未必就能够在现在仍然取得不错的效果。
显隆帝之前的英明也未必能够说明这个时候他仍然圣明。
对一位君王来说,登基之初的状态其实往往才是最吸引人的。
对一位君王来说,登基之处的表现可以体现出来的细节才是最让人心之神往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君王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浑身上下充满了抱负。
那个时候的君王真的是一身的力气。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
君王开始变得懒惰,开始变得好逸恶劳。
这些情绪的转变其实都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但是体现在朝廷上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灾难性的事件。
整个朝廷所承受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
万彦能够清清楚楚的感受到这点。
偏偏这种感觉还是无法轻易的去跟人讲的。
因为这涉及到了为帝王避讳的问题。你直接点出来了那就是完完全全的不给帝王的面子。帝王要整治你的时候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的时候那种情绪的累积是真的可能够让人彻底的进入到一个郁闷的状态的。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反正万彦是真的阴郁了。
“万刺史其实我觉得,国家并不在于一家一姓。大周也并不是李家人的。”
赵洵紧接着发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当万彦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傻了。
好家伙,这是什么操作?
赵洵为啥会说出这种话?
他真的是没有想到啊。
从细节处他其实已经能够想明白一些事情了。
如果紧接着赵洵能够再说一些的话,那么原本他那些理解不了的,思考不清楚的东西也许就可以再度串在一起了。
情绪真的复杂啊。
这么复杂的情绪累积在一起,有的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奇妙。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万彦虽然已经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是他知道要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他生活在大周,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之中。
他自小就是一个读书人,他考的是科举,中了进士之后就当官。
他所接受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一个所谓的固定的模式。
当人在一个所谓的固定模式之下生活之后,他已经彻底的习惯了。
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之后,他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进取心了。
难啊,这可真的是太难了。
万彦感觉自己也是在慢慢的丧失掉这至关重要的进取心。
如果不是显隆帝倒行逆施的行为真正触怒到他的话,他大概也不会写那封奏疏。
其实万彦写那封奏疏的时候真的是付出了相当巨大的勇气。
对他来说,这真的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他能够怎么办呢?
那个时候万彦真的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啊。
那个时候任何一个还算是有理想有抱负,对这个家国天下有一些想法的人都会是像万彦那么做的吧。
但是回过头来再看,他这样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如果都像是赵洵说的那样,显隆帝才是导致整个大周朝乌烟瘴气的原因,显隆帝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那他的奏疏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等于是对牛弹琴吗?
这简直是太艰难了。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真的是有些无解了。
万彦很迷茫,赵洵能够看出他脸上的迷茫。
所以赵洵希望能够帮助万彦解决迷茫。
如果他在接下来的时间,赵洵能够帮助万彦解除迷茫的话,那估计万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就会感激赵洵的吧。
赵洵其实并不奢求这所谓的感激,赵洵想要的是万彦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毕竟这个时代,像万彦这样的好官真的不多了。
这个时代能够做到万彦这个程度的官员真的不多了。
所以赵洵就得更加珍惜这一切,绝对不能让万彦这样的好官继续凋零了。
“呼...”
呼出一口浊气之后,赵洵顿了顿道:“万刺史,其实我一直都很羡慕你。”
“嗯?”
万彦愣了一愣,显然不明白赵洵突然之间冒出这样一句话的意义。
赵洵羡慕他?赵洵为什么要羡慕他?
“何出此言?”
“因为你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你敢于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拼搏。这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都是随波逐流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够到达怎样的一个地方,就随大流。别人怎样他们也就怎样,别人如何他们就如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当然没有问题,甚至还会显得相当的投机取巧。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多了以后整个世界就会丧失掉最缤纷的色彩。所以我不喜欢。”
赵洵斩钉截铁的说道。
呃...
万彦一时间愣住了。
“也就是说,你觉得本官最后做的行为是升华了?”
“当然。万刺史最终的这个举动非常令我感到佩服。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人不敢做这样的事情的。对他们来说抱残守缺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保证一切的平稳运行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赵洵毫不犹豫的说道:“所以万刺史啊,你一定要保证自己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模式之下,千万不要任由自己随波逐流啊。毕竟这个世界上像你这样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即便是你以后不能做官了也无所谓。保持本心,保持本心不受影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赵洵顿了顿道:“显隆帝怎样其实我一直都不关注,也一直都不重视。因为在我看来显隆帝并不会影响到什么。他一个人能够影响到的因素着实是有限的。”
“啧啧啧...”
“而且真的到了他影响巨大的时候老天爷也会收了他。老天爷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显隆帝胡来的。当显隆帝胡作非为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老天爷是不可能再看下去的。”
啧啧啧...
听到这里之后万彦万刺史的情绪可算是真的在一瞬间达到了极致。
太燃了,赵洵的一番话真的是太燃了。
这真的算是说到了他的点子上了啊。
万彦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面临如此事情。
他从来未曾想过能够接受赵洵说的这些话。
如果在几年前这是绝无可能的。
但是现在,万彦真的觉得赵洵说的话确实是相当有道理的。
不管是从哪个细节来看,都挑不出毛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赵洵继续说道:“君王并不是这个天下最尊贵的人。最尊贵的是百姓。我知道这句话听其来有些可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在大周的世界上百姓们才是生活最为困苦的存在。但是,你要知道啊万刺史,有些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恰恰就是一些最为本真的东西。当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最为本真的东西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百姓真的很关键,百姓能够决定很多的事情,百姓能够让很多人变得相当的具有竞争力。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这一点真的太关键了。显隆帝若是触怒了几十个一百个百姓,当然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触怒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触怒了十几万,几十万的百姓呢?那就会有祸患了啊。”
赵洵咽了一口吐沫,继而说道:“所以我才会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如果倒行逆施,不顾百姓死活的话,百姓起来推翻他那也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呃...
万彦听了赵洵的这一番话之后简直就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啊。
他有的时候真的难以保持如此的理智。
赵洵的情绪如此之亢奋,真的是让万彦感动不已啊。
不容易当真是不容易。
“赵洵啊,你这么一说我就很多事情都理顺了。原来之前我之所以理不清楚很多的事情,就是因为我看不清这一层啊。我觉得君王的命令太重要了,却不知道最重要的是百姓。说来也是羞愧,羞愧啊。”
赵洵真的是相当的欣慰了。
能够看着万彦万刺史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的觉醒。
这真的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表现的像是万刺史一样的。
哪怕是赵洵点化到了这样的程度,很多人还是会装作一副听不明白的样子。你永远无法去叫醒一个正在装睡的人。
赵洵对于那样的人也根本就懒得去理会。
赵洵希望达到的状态是跟智者对话。
跟智者对话能够让赵洵感觉自己是在活着的,能够让赵洵感觉自己是在提升之中的。
而跟愚笨的人对话,却是会让赵洵在那么一瞬间,变得相当的困惑。
这样是不好的。
赵洵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但是对他来说,还是要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处于一个相对的冷静状态之下的。
如果他的情绪开始出现问题,那么也会影响到周边的人。尤其是像万刺史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