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若一直使用这么麻烦的称呼,难免会造成一些不方便。”
青登闻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改称呼啊……
“既如此,那么天璋院殿下你今后叫我‘青登’即可。”
“「青登」……”
天璋院歪了歪脑袋,作思考、困惑状。
“这个称呼确实是变短了许多,可我觉得稍微有些拗口呢……噢!对了!”
天璋院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点子似的,双手击掌,面露欢悦。
“我叫你的本名:‘盛晴」好了!虽然这个称呼仅比‘橘君’短一个音节,但朗朗上口,既好念又好听,而且还很有平安遗风,我很喜欢你的这个本名!”
青登一愣。
“「盛晴」?”
青登的全名是“源橘青登盛晴”。
源氏橘姓,通称青登,讳盛晴。
“通称”类似于古中国的“字”,是专门取来供外人称呼的。
至于“讳”就和古中国的“名”一样,是一个人真正的本名。
只不过,古日本的讳稍稍有点特殊。
按照古日本的礼教规矩,一个人的本名只有自己的主君还有关系非常亲密,亲密得能穿同一条裤子的人才能叫。
如此严苛的条件,使得每个人的身边,时常是一个能叫自己本名的人都没有。
就以青登本人为例,青登那么多的朋友,都没有一人是管青登叫“盛晴”的。
而青登自己也很少去直呼他人的本名,青登和近藤勇、土方岁三那么地熟,也没叫过这哥俩的本名:昌宜、义丰。
想当初,木下舞在众目睽睽之下喊青登的通称,就已引起小小的骚乱,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青登和木下舞之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连喊个通称都能引起旁人那么激烈的反应,假使木下舞当时喊的不是青登的通称,而是青登的本名……那么肯定会有不少人怀疑青登和木下舞偷偷结婚了,连孩子都有一、两个了。
若想直呼某个人的本名,就是有那么多的规矩,就是有那么多的麻烦——不过,这些规矩、麻烦对天璋院来说,全都不是事儿。
自己的本名只有自己的主君以及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才能叫?这不巧了嘛,天璋院正好是青登的主君!
青登目前的阶级身份是旗本武士,是幕府将军的直臣,明面上的官职是火付盗贼改的番队长,暗地里的官职是新庭番的番士。
论阶级身份,论官位职称,青登都是天璋院毋庸置疑的直属部下。
天璋院喊青登为“盛晴”,既合规矩又合情理。
青登对于他人对自己的称呼,一向不怎么看重。既然天璋院觉得他的本名好听,想对他以本名相称,那就随她的意吧。
于是乎,青登颔首:
“但凭殿下作主。”
“那就这么决定了!”
天璋院笑得好灿烂、好漂亮。
“那……今后就请你多多指教咯,盛晴~~”
——怎么说得好像一个刚嫁给我的新婚妻子……
青登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句己经涌到唇边的吐槽给咽落回肚。
“请多指教,殿下”
青登不矜不伐地应和一声。
倏然间,一丝丝能让人联想到顶级绸缎的风儿掠过青登和天璋的耳际。
这风丝毫不冷,挟着淡淡的清香。
天璋院轻轻地合上双目,微抬下巴,以有力、绵长的节奏做着深呼吸——她在享受这股风的轻抚与味道。
“好舒服的风……”
天璋院把双手高举过顶,嘤咛一声,伸了大大的懒腰,紧接着身子后仰,躺在背后的卧榻上——她与青登目下所身处的这座凉亭,有着极丰富的“基础设施”。
不仅有坐垫、矮桌、扶肘,还有可供人躺趴的卧塌。
“橘……啊,不,盛晴,跟你待在一块儿,果然总能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最近这段时间,可真是把我给忙坏了……”
天璋院的语气中暗含着深深的倦意。
“一桥派的人仍在紧咬着你不放吗?”
青登忍不住地问道。
“他们就是帮疯狗····”
天璋院苦笑一声。
“也不知是不是井伊大老此前对他们压制得太狠了,使他们的内心都有些扭曲了的缘故,在井伊大老往生之后,他们就像出笼的狂犬一样,逮谁咬谁。”
天璋院口中的“井伊大老”,指的自然是曾与青登有过一面之缘,对青登也算是有知遇之恩的井伊直弼。
“一桥派的人真是有够讨厌的,变着法子地指责我。”
“我觉得我哪怕是出门先迈右脚,都能被他们找到至少一钱个弹劾我的理由。”
“我有好几次很想直接下令召山田浅右卫门家族的刽子手们进江户城,给一桥派的这群烦死人的苍蝇来个现场处决。”
天璋院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在自己的细颈上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虽然她用着开玩笑的语调,可眉宇间却浮着几分认真。
“呵……不过啊,将心比心一下的话,我也不是不能理解一桥派对我的敌视。”
“即使家茂继承将军的大位,已然有2年的光阴,可一桥派依旧对征夷大将军的宝座念念不忘。”
“依旧想将一桥庆喜……这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扶上位。”
“在一桥派眼里,我这种铁了心地要与家茂风雨同舟的人,完全是不除不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更何况……”
天璋院的语音停了一下,眸光闪烁。
须臾,自嘲的笑意渐渐涌上她的双颊与眼底。
“在一桥派的眼里,我是罪不可赦的叛徒……对待叛徒不管是使用何等残酷的手段,都不为过啊。”
说罢,天璋院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
“……”
青登也跟着沉默下来——这样子的话题,已经超出“普通闲聊”的范畴了,他不知该怎么接话。
一桥派的叛徒……简单的一席话,背后里是内容沉重的事实。
天璋院的父亲……准确点来说,是义父:萨摩藩第11代目藩主岛津齐彬,是铁杆的一桥派成员。
他为了扩大萨摩藩在一桥派中的影响力,并且增强一桥派的胜算,确保一桥庆喜能够顺利继承将军之位,将出身自岛津氏旁系、年纪合适又未婚的天璋院收为了自己的义女,准备让天璋院以萨摩藩公主的身份远嫁江户,与上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结为姻亲。
岛津齐彬这个老阴人,连装都不装一下。嘉永六年(1853年)3月,举行了确立与天璋院的父女关系的典礼,同年8月就火急火燎、赶鸭子上架般地送天璋院去江户。
从此之后至现在,天璋院再也没回过故土,也没再见过家乡的亲友们一面。
岛津齐彬这种急匆匆地送天璋院出嫁的行为,就差直接在自己的脑门上写:我就是把天璋院当好用的工具看待了,怎样?
据悉,岛津齐彬指派给天璋院的任务,就是给德川家定吹枕头风,说服德川家定与其生母本寿院,让他们立一桥庆喜为将军继承人。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就路人皆知了——天璋院在嫁入幕府后,没有依照岛津齐彬的命令行事,她阳奉阴违。表面上对岛津齐彬唯命是从,实际里却站到敌对阵营:南纪派那边去,力主立那时还叫德川庆福的德川家茂为下代将军。
在岛津齐彬病故、南纪派胜出后,天璋院更是连打马虎眼的工作都懒得再做了,旗帜鲜明地支持德川家茂,一心一意地辅佐德川家茂。
关于天璋院为何要投靠南纪派,向来众说纷纭。
最主流的观点,认为天璋院是存心想报复强逼她背井离乡地远嫁给一个废人,毁了她的一生的岛津齐彬。
总而言之,不论天璋院的行事动机究竟是啥,在在一桥派眼里,天璋院的这种“临阵倒戈”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就不难弄清楚在井伊直弼遇刺身亡、一桥派重新得势之后,为何会那么地不待见天璋院,为何会那么频仍地与天璋院作对。
二人皆不说话的寂静氛围,持续了约莫二分钟。
二分钟后,天璋院“呼”地长出一口气,随后重启朱唇:
“我有时候总不禁地想:要是井伊大老还在就好了。”
“如果井伊大老还在,这些一桥派的臭东西,还不得夹紧尾巴做人,哪还敢在我面前放肆。”
“不过……倒回头来仔细一想,就算井伊大老又活过来了,我的日子也未必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青登适时地递上反问: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
天璋院一边苦笑,一边耸了耸香肩。
“我和他理念不合啊。”
“井伊大老只想重振幕府雄风。”
“他的眼里只有幕府。”
“只要幕府能再次强盛起来,其他的一切事情……其他藩国的生死存亡,他オ懒得理会。”
“而我……”
天璋院轻咬了下红唇,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接着往下说。
片刻后,她给出了答案:
“算了,这个话题就先到此为止吧。再怎么自怨自艾,也无用处。反正我早就已经习惯这种被人刁难、嘲笑的日子了,就任由一桥派的臭东西们在那胡吠吧。”
“唔……说到被刁难、被嘲笑……盛晴,我突然想起来,我好像还没向你道谢呢。”
青登怔了怔,将目光将远方的天际收回,投向天璋院。
“道谢?道什么谢……唔……!”
青登余下的字词卡在了喉头——眼前的景像过于香艳,使他的心神、意识在一瞬之间被吞没。
只见天璋院面朝青登地侧躺在卧榻上,身上的巫女服因她这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动作而变得有些凌乱。
上衣的双袖与紫袴的两条裤管大幅上卷,露出洁白得令人目眩的前臂与小腿。
美目半眯,颊上带着若隐若现、充满柔意的微笑。
一缕鬓角的青丝垂落下来,沾在唇角。
黑色的头发、白皙的脸蛋、红润的唇瓣,共同拼组成让人的目光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