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1754章 前侧融合!这是全世界亮相的第一枪!

1754章 前侧融合!这是全世界亮相的第一枪!

上一章体坛之重开的苏神章节列表下一页
“苏神的速度很快。”
“他的弯道加速度开始展现这方面,全亚洲没有人敌得过他,就算是亚洲纪录保持者谢正业也不行。”
“弯道途中跑,这个姿势,有些特别啊。”
“是好久没有跑过200米的原因吗?”
“不过速度好像没有太多的下滑,弯道进直道,依然是第一个冲了出来!”
“他已经领先了,后面的选手一大截,从这里可以看到……”
“什么???”
“他的跑法好像是百米的现在跑法?”这是李韬突然插了一句嘴。
“怎么可能?这能跑200米吗???”
因为在弯道上的时候,其实感觉不太出来,毕竟弯道的转播视角以及跑动的感觉,都和百米直道不同。
一下子不那么容易被看出来。
可是在进入直道后。
很多东西就会迅速展现。
百米方面眼下全国都在关注苏神,专业人士就更不要说了,现在谁不知道苏神是在改变跑动方式和跑动姿态在跑步?
前侧力学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到底这是去年年底才发表的东西。
但是……
前侧技术,那是知道的。
只是以前前侧技术不仅仅是没有那么多人去用,没有那么多人去研究,百米方面使用的人都是小众,更不要说200米方面。
基数几乎是没有。
因此形成了一种前侧技术,并不适合200米或者400米的整体感觉。
但事实上那是因为前侧技术没有内功心法的支持。如果你去拜读过拉尔夫.曼的论文和着作,那你就肯定知道……
这里面的一个概念点。
前侧技术和前侧力学,不仅仅只适合百米,而是100米到400米,通通适合。
只是对于前测力学来说,100你是最主要的推广项目100米推广开来之后才会轮到200米,其次才会进入400米,基本上原本的时间线也是按照这样一个时间在推。
所以眼下很多人甚至第一时间就认为……
前侧技术,并不适合100米以上的比赛。
这最主要是因为前侧技术在你不会运用前侧力学的情况下,对于身体的损耗是比较大的,再加上200米400米,基本上没有人用过,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印象流。
还不仅仅是普通的人,即便是国内很多专业人士,很多都是这么看的。
但事实上,这仅仅只是因为前侧技术,原本百米使用的人都不多,那就更不要说200米了,所以他不适合200米,是因为以前几乎没有200米选手选择这个技术,这样的说法……
完全是用结果反推。
单纯的结果反推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事实上后面的200米王者莱尔斯都亲自请过拉尔夫曼教他跑百米和200米,教他怎么把新的力学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短跑体系内。
事实上到了后面,开始尝试这种新跑法来跑200米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已。
开始没有人使用,并不是代表这个东西本身不合适,甚至有可能只是他的出场有点“太超前”。
没有合适的东西来搭配,就像是生产力没有合适的生产关系来搭配。
多少会显得不那么出众。
这也是为什么,才看到苏神200米好像也要采取前侧技术,本身就是专业人士出身的李韬,突然出现这样的话语。
说白了就是觉得。
这太扯淡了。
不可能吧?
100米用这个就算了。
200米用这个是什么意思?
不是开玩笑吧?
这成绩能好吗?
能不能好,你猜了不算,他猜了不算,李韬心里猜了也不算。
只有现实,才能作为最好的答案。
140米,150米,160米。
苏神带着明显是偏前侧的技术冲向了前方,这个地方他也给自己做了准备,并没有采取那么多的前侧点,
到底他的身体也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而且这些东西说实在话,也需要时间去做磨合。
但……
即便是这样也够用了。
尤其是用在牙买加跑法上。
简直是相得益彰。
因为牙买加跑法只需要前面把速度达到最大,尽可能提高速度,那就行了。
后面怎么延续?
那就看天赋。
或者看技术。
牙买加的那一批人很明显属于前者。
苏神这边呢。
他的天赋当然现在也是世界顶级,这一副身体自己全力打造没走任何弯路的科学化高速通道,如果还称不上世界顶级,那就没有什么是世界顶级了。
除非你认为除了博尔特之外的田径圣体都不算世界顶级。
他现在的身体已经足够和之前的五虎级运动员硬拼天赋。
绝对不会落于下风。
甚至论身体各个方面,整体短板的开发,整个身体系统的开发,他比所有人都要强。
即便这个人是博尔特。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身体条件下,他来走技术为主的路子,才有质的变化。
170米,180米,190米。
苏神一边跑一边感觉身体给予自己技术动作带来的反馈。
尤其是自己的身体在出现了疲劳后,在对抗疲劳程度上的技术动作优劣,以及在糖酵解系统开始占据主要功能后,前侧技术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更好的输出。
前侧力学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发挥。
这其实都是百米这个距离里面今年很难考量到的东西。
但是在200米里面。
却可以很轻松的考察到。
这也就是他跑200米的另外一个原因。
他要在200米来检测一下,100米里面检测不了的东西,比如磷酸原系统退居次位后,糖酵解系统,如何良好的供应前侧力学。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
他要看一看自己出现疲劳状态下,对于前侧力学的掌控,尤其是步幅率,也就是步频的控制。
这个到底有多重要?
暂且不提。
苏神感受了这一项冲过终点的感觉。
嗯。
比想象中要好。
而且好不少。
果然……
这个身体能够带来的技术上限。
比自己想象中要高的多。
而且200米果然是可以更好地检验自己的疲劳负荷管理。
别以为这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事实上拉尔夫.曼的前侧力学里面,花了好几个大章节在说这个,你就明白,为什么苏神这么看重这一块。
呼————————————
“苏神冲过终点线。”
“成绩是……”
其实李韬原本心里想的是,这一枪他选择的跑动姿态,可能跑200米就很不合适,这也许只是他的一次尝试。
但这个尝试应该没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这一项的成绩应该不会太好。
他能领先其余的这些人,主要是因为其余的这些的选手……实在是实力太菜了点。
而并不是苏神这枪跑的多好。
李韬看到苏神冲过终点线后的第一感觉是这样。
所以在杨剑喊出压线后的成绩,他其实没有做太多的指望。
但下一秒,当他看到右下角的这个数字时……
感觉脑子像是被一个重量级拳击手给来了一个前刺拳。
比如后手重拳那么一击必杀。
可也差点让他整个脑子都唱起小星星。
多少?
他用这个技术,跑出了多少?
不用他多想,他旁边的杨剑已经帮他提前喊了出来:“20秒20?!”
“竟然也是20秒20?!”
“顺风0.6米每秒!”
“同样是一枪合法的好成绩!”
20秒20。
他用这个技术动作竟然跑出了20秒20?
就他刚刚那种,不应该出现在200米里面的技术吗?
这是在开玩笑吗?
还是说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
李韬看到苏神竟然跑出了这样的成绩,差点下巴没合上。这在他刚刚估计里面,是不可能出现的成绩才对。
用这样姿态才能跑出这样的水平?
怎么感觉自己以前的田径知识体系白学了似的?
这……
如果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还真是“白学了”。
因为前侧力学开始后,未来10来年全世界想要成为精英教练的人,那都得从头来过。
放弃原本统治了短跑界,半个世纪的后侧力学,开始重新学习一门新东西,那自然是等于之前的有些“白学了”。
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进步的。
这个时代的人也是如此。
来到21世纪后,很多东西都是在迅速更新迭代中,你如果不努力跟上时代,那你就会被时代抛弃掉。
“这小子……他刚刚的那种跑法,居然跑出了20秒20?”袁郭强同样有些傻。
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是这辈子第1次看到有人在200米跑道上用这种跑动姿态跑完全程。
关键成绩还好。
直逼刚刚的谢正业。
这找谁说理去?
“见过吗?老余,歪,老余,你说句话呀。”袁郭强看旁边的余位力也不说话,用手肘子轻轻推了推。可他不知道,余位力现在心里和他想的差不多,甚至你要考虑余位力年纪要更大一些……
那可能在他心中的感觉就是。
在更长的时间跨的时候,他都没见过200米有人这么跑。
这要不是苏神?谁敢在专业比赛里面这么干?光下了就会被教练骂的狗血喷头。
可他是苏神,二沙岛真正的核心灵魂。
甚至是全亚洲短跑的灵魂人物。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这一项跑出了好成绩。
在好的成绩面前。
你说什么都是苍白的。
因为竞技体育。
他本就是为了出成绩啊。
“杨哥,刚刚苏总这是用了什么跑动姿态啊?”谢正业其实看到后面也有一些绷不住,最开始绷不住是他觉得苏神这么跑,是不是因为太久没有比200米把100米的感觉都带进来了?果然就算是超级高手,也不能三天不练拳啊。
完全没有了200米的感觉。
这一项成绩肯定好不了。
其实杨耀竹……也这么认为。
直到这一枪,苏神跑出了和刚刚谢正业一模一样的半决赛成绩后,杨耀竹这才有些发愣。
你别说回答,谢正业现在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自己现在脑子都是嗡嗡叫。
你让他怎么回答?
他根本也不知道啊。
完全没逻辑啊。
只有兰迪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一旁的拉尔.夫曼道:“老家伙,这是不是你和他背着我偷偷研究的东西?”
瞧瞧这态度。
看看这语气。
一副你们背着我乱搞乱来的感觉。
甚至还有一些微微的小吃醋。
当然不是那种乱七八糟的男女之情,只是单纯有一种你们背着搞好东西,居然不叫我的感觉。
看过贴吧那张哆啦a梦的图吧。
你们开xxx趴不叫我是吧?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体坛之重开的苏神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