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大周不良人 > 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忠益之死(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忠益之死(近20000字超级大章)

上一页大周不良人章节列表下一页
br/>
加上青莲道长一直在给赵洵开小灶,赵洵的成长速度还是很快的。

可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恩师也跟他讲不清楚。

因为有的人会画不一定会讲。

青莲道长就属于那种会画但不太会讲的类型。

有的时候钻到死胡同里了,师徒俩人大眼瞪小眼在那里干瞪眼,着实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赵洵曾经通过旺财的关系找到大画家兼神符师韩伯虎,跟韩伯虎学习了一段时间作画,领悟到了作画和画符之间的联系。

那种联系很细微,很微妙,若不细心体会琢磨很难领会。

但赵洵悟到了。

本来他若是再跟着韩伯虎学习个把月,不说能够开宗立派成为一代神符师大家,但至少也能够小有所成。

可王忠益突遭变故,让赵洵心灰意冷。

他想要换个环境,所以选择了前往河西。

这就使得他画符的练习落了下来。

也许是天佑赵洵,让赵洵在同样前往河西的慰问团中遇到了吴真卿。

吴真卿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品级不大不小。

在官场混迹了几十载,吴真卿可谓是名不见经传。

但与他的官声比起来,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那可是相当的高的。

有的时候生活就是如此的讽刺,错位的官员,错位的艺术家组合在一起,让人唏嘘不已。

吴真卿是大周最有名气的画家,他的画作涉及了风景画、人物画种种类型。

风景画中他不仅能画花鸟虫鱼等常见的意象,也擅长画青山、草原、沧海等大气的意象。

在吴真卿的笔下一切皆有可能。

赵洵觉得跟着他学作画哦是学画符准没有错。

因为画符主要是画线条,这一点和素描有些许相似。

一个技法纯属,画艺精湛,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的画家教授赵洵一些最基本的画线条的方式,绝对是游刃有余。

“赵大人客气了。”

如赵洵所料,吴真卿微微颔首道:“其实作画并不难,之所以很多人对作画望而却步,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领悟到作画的精髓。”

吴真卿稍顿了顿,见赵洵听得十分认真,便清了清嗓子道:“作画的精髓就在于你要和画融为一体。说的再简单一些,你要把自己置身于画中。”

啧啧,这番说辞见功底。

赵洵心道对方不愧是大画家,短短几句话让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作画如是,画符亦如是。

有些东西本就是殊途同归的。

经由吴真卿一番点拨之后赵洵如茅塞顿开。

接下来就是练习了。

可惜如今他置身于荒郊野外,连洗热水澡都难,更别提铺纸研墨,练习画符了。

还是等到了城中再说吧。

如今距离他们最近的城池就要数凉州城了。

这座城池是河西走廊东端的起点。

饶是如此,他们也需要赶路数日才能抵达。

不过慰问团的行进速度还是很快的,在最快速度的加持下他们最终在十日后抵达了凉州城外。

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让几乎所有人都感到疲惫不堪。

这种时候看到了一座巍峨无比的城池,简直就和看到了亲人一样。

赵洵本人也是十分欣喜。

总算是有了休息的机会了。

至于魏王嘛,赵洵倒不是很担心。

若是他识趣的话,最好不要来招惹赵洵,否则是会扑街的啦。

一行官员陆续进入城中。

照理他们是要去见魏王的。

吴真卿作为钦差,理所当然首当其冲作为表率。

可说来也巧,魏王出城打猎去了。

吴真卿到了魏王府后扑了个空,别提有多尴尬了。

他只得再折返回去,先休息一番。

赵洵却是绝不可能去拜见什么魏王的。

在他看来他不欠魏王什么,双方互不相见就是最好的选择。

眼下他最需要的是洗上一个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哪怕是修行者也需要舒适的环境才能让自己的修行更上一层楼。

若是天天过得苦不堪言,那修行品级多半也不会晋升。

凉州知府给钦差团安排的是一座三进的大宅子,赵洵单独住在一间宽敞的跨院中,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隐私的问题。

这个时代总体来说还是民风淳朴的,偷窥这种事情应该不会有。

下人们在木桶之中打好了热水便退下了。

赵洵试了试水温,很满意。

他不喜欢太凉的水温,那样没有蒸腾热气熏着的快感。

他也不喜欢太热的水温,那样让他感觉自己是一只锅里的大鹅。

铁锅炖大鹅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不得不说,下人们的手法很好,这水温拿捏的恰到好处,完全符合赵洵的要求。

赵洵褪去衣物后干脆利落的跳到了木桶之中。

啊!

爽!

好爽!

赵洵只觉得自己一瞬间灵魂出窍了一般,浑身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他已经很久没有洗过澡了。浑身都带有一股嗖味。

在野外最多也就是洗上一把脸,还不敢用太多的水,生怕找不到水源。

有限的水都是留给人和马饮用的,以做到有备无患。

这就又要吐槽不做人子的显隆帝了。

这厮整日满脑子不知道想的是什么,竟然做的出裁撤西部驿站的事情。

驿站才能花朝廷多少钱?

比起显隆帝骄奢淫逸的大兴宫室,比起他南征北战耗费大量军饷,驿站的那点钱算个屁?

看问题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却在次要矛盾上拼命发力,真是个扑街仔。

要说起来,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皇帝也做出了裁撤驿站的决定,结果下场很是凄惨。

这个皇帝就是大明崇祯帝。

天启帝驾崩之后了,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改年号为崇祯。

少年天子登基继位,自然是想要施展拳脚,大干一番的。

论工作态度崇祯确实是没啥问题的,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勤政。

但是论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向崇祯却着实有些让人挠头。

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崇祯一直是被当做藩王养的,基本没有受到过什么正统的帝王教育。

如果他的哥哥天启帝没有暴毙,如果天启留下了子嗣,那么都没有崇祯什么事了。

偏偏天启帝无后又暴毙,这便给了崇祯机会。

但是没有受到过帝王教育的崇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大方向在什么地方。

所以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新官上任三把火,崇祯帝也差不多。

他烧的第一把火是干掉魏忠贤。

魏忠贤是他哥哥天启帝的心腹,也是培植的对抗东林党的利器。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能够和东林党分庭抗礼,不至于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尾大不掉。

可以说整个天启朝东林党和阉党互相攻讦,天启帝则在幕后坐收渔翁之利。

魏忠贤就是天启帝手里的一把刀。

许多天启帝不适合出手做的事情魏忠贤可以代劳。

天启帝不适合背负的骂名魏忠贤也可以去背。

是以东林党人骂魏忠贤,骂阉党,却不会想着去骂天启帝。

这手段可谓是高明至极。

偏偏崇祯看不明白。

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他没有受到过正统的帝王教育。

在东林党人的忽悠下,崇祯帝一不做二不休的杀掉了魏忠贤,紧接着裁撤锦衣卫,自断耳目。

接下来崇祯帝又放了一把火,就是裁撤驿站。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站工作人员就此失业,为了吃上饭他不得不举起反旗开始造反事业。

最后李自成率领大军拿下了京师,逼死了崇祯。

总结来说崇祯的一生就是作死的一生,能力一般还喜欢作死,最终把自己给作死了。

在赵洵看来,显隆帝也差不多。

当然,有一说一显隆帝的帝王权术水平还是要比崇祯高出不少的。

这一点显隆帝有些像明朝的另一个皇帝,那就是嘉靖帝。

嘉靖帝这家伙喜欢修道,几十年不上朝仍然能够掌控局势。

严嵩也好徐阶也罢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拉一派打一派是嘉靖帝最为擅长的本领。

但论起不做人这条,嘉靖跟显隆帝却是没得比。

嘉靖帝虽然也杀人,但不会像显隆帝这样完全没来由的由着自己的喜好残杀大臣。

王忠益死的惨啊。

堂堂朔州节度使就因为显隆帝一句话被一刀刀的凌迟处死。

赵洵至今难以忘记那个画面,都快要留下心理阴影了。

话又说回来了,显隆帝为何要裁撤西部驿站,驿站招他惹他了?

在木桶之中泡了足足半个时辰,直到热水变温变凉,赵洵才依依不舍的跳了出来。

擦干净了身子,赵洵便穿山了一套崭新的衣裳。

熏香他是不会熏的,打死也不会熏的。

嗯?这个香的味道很特别,闻起来清清淡淡的,之前赵洵从来没有用过,那还是试一试吧

熏香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基本操作,赵洵却是个异类,以至于旺财经常以此吐槽他,说他不懂生活。

赵洵仔细想想似乎也是,这个或许就是后世人们所说的仪式感吧。

仪式感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周不良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