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周守藏史 > 85.第85章 苗方与艾

85.第85章 苗方与艾

上一章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页
 第85章 苗方与艾

大庭位于吴越交汇之地,顺流而下可穿邗国之地。

邗国,中等国也,淮夷之文化,初君为周公之大子,名干,入东夷之地监管其民,后干为邗,是为姬姓邗氏。

……

风允行之不快,几日下来就穿过几个小国,不徐不疾,来到邗国之城-余干。

余干城小,是为交接越国之城池,在风允出使越国时,亦然有见其国之使节与公子。

在城内主道正走,风允手中提着两只山鸡,欲寻交易之市,换些粟麦干粮。

“邗国,虽身处越地,但却也如大庭一般尊礼而行,从天子之号。”

望行人中有着曲裾者步履匆匆,风允观之虽行之粗犷,但也比之越国之士要含蓄些许。

以小见大,邗国与之前所遇的小国不同,或许在此国游历一番,也有些许见闻。

可惜……

“咕噜咕噜……”风允正思考是否留在邗国几日,或是前往邗都一观时,就听车轮滚滚之声。

不止一架。

浩浩荡荡,不少东西,但往之匆忙,马车上不少残破之处,像是逃难而来。

风允诧异,却也与路上行人一般,皆往后退。

却听见车上有人高呼:“风君!”

是邗国出使越国的使节之臣。

“停架!”

“嘘!”御马之人紧忙拉扯缰绳。

车还未彻底停下,那中年男子就紧忙下车。

“风君,您怎会在余干?”

随着这人停车,其后跟随的车内又走下一青年公子。

“风君?”是邗国出使的公子,此时竟也在这。

不过相比风允,邗国公子对风允的出现更为吃惊。

转瞬,其想到:“莫不是大庭亡国,风君逃之?”

说着,他紧忙上前,对风允一礼。

虽说风允年纪较小,但其学识和越国之举,其余小国可皆有目共睹。

连越国都不能在风允身上放肆,他又怎么敢呢。

“风君安…”说着,他打量风允,见风允无碍,面色也毫无慌忙之感,却是不像从大庭逃亡的。

一旁的邗国使节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此地不好询问。

随即道:“风君可急,我与公子在余干休息一日方才离,不知可否邀风君一聚。”

风允思索,微微点头。

却举手中山鸡道:“那余就以山鸡为礼,望邗国公子与使节不弃。”

“不弃不弃,风君能赏,已然是大幸。”

邗国公子紧忙道,他似认为风允是亡国之人,此时正寻一国入之,这可正是机会。

一旁的使节见状,亦有此意,随即一路上皆小心翼翼。

那邗国公子甚至亲自拿鸡,让风允坐最好的车架。

等风允与其离去。

周围的余干之民才议论。

“那是何人,怎会被如此尊敬?”

有一游行货商闻声,靠在马车之旁,悠哉道:“风君你们不知?”

“大庭国的风君啊,之前在越国治水,名望甚大,我在越国周边行商时,时常能听到越民对其赞叹敬重之声。”

“越国…水患?”余干之民明显不知道什么越国水患,即使是临近越国边境,但其不过是田间地头,哪会关注这些。

“这几月来干旱,怎会有水患。”庶民的关注不在风允,而是在天气之上。

另一民道:“是啊,要是越国的水患能流过来就好了,今年秋收也不会这样的荒产……”

对于这些庶民的交谈,见多识广的商人自觉好笑,他摸摸鼻子。

“与愚民说话,我也愚之。”

……

“风君,请之……”

余干之城,亦有行宫,但说是行宫,实际还无越国的驿传宽阔。

但比之风允这几日风餐露宿,已是好留处。

待几人在屋内跪坐于矮桌前。

其上首的公子直言道:“风君之国…可是…亡了?”

公子期待地望着风允,但转而咳嗽两声。

“风君勿怪,余只是关心风君。”

一旁的使节也道:“是极,风君英姿,岂能因国亡而丧啊。”

两人皆盯着风允。

风允闻之,也清楚了两人的想法。

可惜他暂时没办法前往邗都,留在邗国。

其女娲氏卒时,以青丝为结,与他约定,去寻女娲氏是否亡绝,他一路向西南,而非前往中原之地,就是因此。

此时还是早些完成所教,再谈留于一国,观其国之文化,习之智慧,增长自我知识之事。

周游列国,何国不可呢?

“大庭确实亡国…”风允如实相答。

见两人似笑,但紧忙压制,做出悲痛之态,风允只觉得无奈。

又有一丝可乐。

不等两人招揽,风允就道:“不知公子与使节又是为何在此?”

按理说,此时邗国公子应该在越国做质才是。

而邗国使节也在运送粮食于越。

可两人行色匆匆,莫不是从越国逃出?

如此看来,越国内部也出了问题。

不然小国何敢?

“这…”邗国公子望向其使节。

使节点头,随即道:“风君不知,越国攻大庭,倾巢而动,国内越民不满之,积怨而生。”

“几日前不知为何,越国南部越君之弟举兵而反,不过几日来,就割据了大半地盘,自称为瓯越。”

“且吴国派兵来袭,剩余的越国部分兵马难守,见越国大势已去,我等才离去越国。”

说之,使节又道:“听说在越国之西,亦有越君同宗造反,称为姑篾…其西南之地,也有动乱迹象,我与公子离去时,也听有再立古艾国之声。”

风允听之,不觉诧异。

越君被他斩杀,越国气运亦被他斩灭大半。

越君之嫡子年幼。

越国的分崩离析已成必然。

只不过,却没想到这样迅速。

邗国公子见风允思索,便示意使节,让其劝说风允归邗。

使节正要起身,可大鼎已上,饭食已至。

“风君莫苦恼,来,先用食。”邗国公子谄媚一笑,亲自起身,以勺盛肉糜,送至风允桌前。

风允见之微诧,这邗国。

“公子不必如此……余并无出仕邗国之心,此番南下是有事在身。”

邗国公子一愣,一旁的使节也愣住。

风君这般直接,却是让两人没有想到。

风允道:“我知公子出使越国后,改了姓氏,归国必受其鄙……”

望江邗国公子变得难看的脸色。

风允也明白他为何对自己恭敬,不过是想借风君之名扬一扬自己的颜面。

随即道:“归国后,公子只需说,越君无道,强迫大周诸侯之公子改其姓氏,是为对周礼挑衅,遂有天罚而降,诛其越君,裂其越国。”

“邗国是尊礼之国,周边之人若嘲笑公子,公子尽管回之——越君之行违礼也,汝之笑吾,是为赞之越君呼?”

“不出几日,必无人敢效仿。”

“而公子之父也会因周礼,不会惩处公子,反而疼惜公子,拨越君之乱反周礼之正。”

闻言,邗国公子大喜。

紧忙大拜。

“风君大德,余拜服之。”

一旁的使节亦喜。

若是这般说,他出使越国不利的责任也能轻些。

“风君大才,透其本矣!”

使节起身,亦为风允添食。

待食毕,其两人才恍惚……

“风君,您说越君被诛是?”

风允用软帛擦拭嘴角。

“越君在大庭被异相诛之,不多时就会传遍周边各国。”

“越君薨了!”

两人惊之对视,望风允时忐忑道:“越君之薨,可与大庭有关,还是吴军来袭?”

风允只是笑笑,不答。

望向屋外,此时已是黄昏,风允道:“不知可否暂居一宿,余明日也该往苗方去了?”

“自无不可。”邗国公子此时也看不透风允欲何,至于强留风允,他不敢。

一旁使节道:“风君要去苗方?”

“苗方之事余知晓一些。”

风允听之,则道:“还望君告之。”

“不敢,不敢…”被风允称君,使节脸上红光,忍不住悦之。

其道:“商时,苗方为艾国之地,而此时的越国之西南才是苗地。”

“根据后记,上古时黄帝有熊氏-轩辕与炎帝神农氏-榆罔,共击东夷九黎氏-蚩尤,其败亡而南迁,九黎化三苗,后又被夏、商两朝数攻之,三苗不存,后称越地。”

“周初时,越地见商灭亡,再起多国,周分封诸国辖制。”

“其吴国、大庭辖越国。”

“桐、英、鄂、辖扬粤。”

“潜、随、权、庸、罗等国辖荆蛮。”

“我邗国、辖苗、艾。”

“我邗国之祖干来邗地时,其两国亲昵,与周边诸多山野部落共尊女娲氏为先。”

“但时过境迁,苗艾之间发生战争,此时越国小人,趁机吞并苗、艾。”

“越将艾民迁往苗地,苗民迁往艾地,两国就此归越。”

“不过几十年前,艾地仡氏黎姓者得扬粤之助,叛越而出,在艾地建了苗方国。”

思索中,使节又道:“不过百越的古艾人,也要叛越了…”

……

听完,风允思索。

“呼…”秋风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