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楼。
后堂。
窗明几净,纤尘不染。
微暖的阳光洒进室内,沈愈禁不住伸了个懒腰。
宣德炉他来过数次,却是第一次来后堂,所以有些好奇的四处打量。
有心去看一看墙上那幅闻名已久的明代崇祯时期的推背图彩绘残本,但是如此多的大佬在此,也不好莽撞的去看。
只能看一看自己周围。
两米外,一尊品相极佳的三足宣炉静静地伫立在茶案之上,此刻烟雾袅袅升起,散发着一股古朴韵味。
极品大红袍也已经泡好。
丝丝茶香与檀香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且高雅的氛围。
然而,此刻屋内众人却无人在意这些价值数万一两的茶叶和数百块的檀香。
静谧的室内透着一股极为紧张的气氛。
众人之目光紧紧聚焦在一张精致的明代小叶紫檀鉴赏桌上。
上面摆放的正是沈愈捡漏的那幅牧溪禅师真迹:《烟寺牧归图》。
此刻,这幅古画仿佛金子一般,吸引着屋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小沈,你说你选的这幅纸本水墨画,是南宋牧溪禅师的真迹?”滨海收藏协会会长,同时也是滨海博物馆终身顾问的李不凡,带着些许疑问,目光炯炯地朝沈愈问道。
李不凡今年已是76岁高龄,但因为注重养生,看起来不过60左右。
声音洪亮,腰背挺直,白发寥寥无几,牙齿更是一颗未掉。
李不凡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出身贫寒的他,少年时因吃不饱饭,在当地一个香火旺盛的道观出家做了道童。
在道观中,他读书习字,练习武学,并跟随老道士学习了一门鉴定古玩的技艺。
十八岁还俗后,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八十年代初,古董热兴起,李不凡从古玩小摊做起,凭借着过人的眼力和敏锐的商业头脑,一步步将生意做大。
如今,滨海最大的古玩店铺《盛世古玩》便是他的产业。
对沈愈来说,李不凡并不陌生。
当年祖父沈重楼为了让沈愈更好地了解元代字画,曾带着他去过一次滨海。
目的就是让沈愈近观一下李不凡珍藏的一幅黄公望真迹。
作为回报,沈重楼也帮李不凡鉴定了几幅相传为元人真迹的佚名画。
几天相处下来,李不凡对沈愈很是喜欢,还传授了他一套从道观里学来的五禽养生拳。
沈愈时常习练这套拳法,自感受益匪浅。
此刻,端坐在旁边木椅上的沈愈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李老您好。此画经过我的仔细鉴定,确实是牧溪禅师真迹!”
“哦?牧溪禅师的画在出云国,乃是上品中的上品,可说是神品的存在。若是真的,此画价值真是难以估量,完全可说是无价之宝!”李不凡虽然没有直接说此画是假的,但语气中显然并不相信此画是牧溪禅师真迹。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牧溪禅师是南宋时的人,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他的画有些特殊,国内没有明确的真迹,他的真迹都是在出云国博物馆与美术馆中。
“退一万步讲,就算国内有牧溪禅师的真迹,又岂能出现在古玩店里?”滨海收藏协会副会长魏胖子摇着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举着手机直播的沈锡岳听了这话,顿时不乐意了,“魏胖子,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我店里怎么就不能有牧溪禅师真迹?
“南宋末年到现在不过七百余年。这么说吧,曾经有人来我这里售卖一幅唐代韩干的《牧马图》,可惜我当时犹豫被店里一个买家抢了先。”
虽然表面云淡风轻,但沈锡岳的心情却是极为的复杂。
店里堆积的那些未装裱或者等待重新装裱的画,都是他从一个同行兼老友手里打包过来的。
那位老友年纪大了,生意也不是很好,准备回老家颐养天年,便将店里的上千件古玩全部打包半卖半送给了沈锡岳。
其中字画最多,足有六百多幅。
说真的,这些古玩沈锡岳根本没怎么细看。只是吩咐店里的掌柜将看不过去的字画再重新装裱一下。
一来,他的这位老友是个字画鉴定的行家,基本没有打眼的时候,这幅写着牧溪亲笔的《烟寺牧归图》,被他这位老友鉴定为清代摹本。
二来,最近他迷上了直播,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讲解古玩知识,比喝酒饮茶旅旅游可爽多了。
现在这幅画被沈愈捡漏,按照规矩,此画已经是沈愈的。
这让他既高兴又心疼。
高兴的是,此事传出去后,他的生意势必会更加的红火。
心疼的是,这种无价之宝自己怎么就错过了呢?
郁闷,真特么的郁闷!
魏胖子一听沈锡岳的话,更是不服气了,“老沈,你少给我来这些。牧溪禅师的真迹哪是这么容易出现的?依我看,此画最多就是一个清代摹本。”
其他滨海收藏协会的成员也纷纷附和。
“对啊,老沈。这画看着真的不像是真迹。”
“牧溪禅师画风格独特,意境深远。次画虽然看起来也不错,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绝对是后人仿造的,画的颜色就不对,好似有一层莫名其妙的贼光。”
“牧溪亲笔这落款,经过七百年时间,就算不是模糊不清,也该有些褪色才对。但这墨迹看上去与那些几十年的书帖没什么区别,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按照规矩,对方收藏协会提出疑点时,己方收藏协会的众多大佬不能发言。
没错,只能看着。
很简单,交流会考教的是两边收藏协会年轻一辈的眼力。
所以,只能由沈愈自己来面对。
沈愈听到众人的质疑,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诸位前辈,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幅画。
“首先,从纸张来看,此画用纸为楮皮纸。
“众所周知,在宋代,文人作画,没钱的用竹纸,有钱的就用这楮皮纸。
“若是灵光涌现时,哪怕没钱,也会砸锅卖铁凑钱买来楮皮纸用。
“这一点并不复杂,相比麻纸与竹纸,楮皮纸有更高的韧皮含量与更好的纤维质量。
“换句话说,楮皮纸更为的厚实与结实,随之而来的就是可以长时间的保存。
“牧溪禅师虽是一位僧人,但是出家前他并不贫苦。穷人是很难考中举人的。
“到了南宋京城更是交友广阔,是很多达官显贵的座上宾,不然也不会得罪贾似道。
“贾似道是什么人?
“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更是南宋着名的权相,普通人想得罪他,根本接触不到他。
“试想一下,一个乞丐、渔夫、贩夫走卒,哪怕对贾似道破口大骂,贾似道也不会知晓,知晓了也不会动气。
“只有牧溪禅师这般身份的人指责他,贾似道才会动气,命令手下抓捕。
“所以,牧溪禅师用楮皮纸非常的正常!”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