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二十章 夜猫子进宅

第三百二十章 夜猫子进宅

上一章我的公公叫康熙章节列表下一页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迷人。
认真的小男人也挺迷人。
九阿哥坐在书案后,提笔写着。
舒舒坐在炕边,含笑看着。
挺好的,一件事情连着一件事情,好好务实。
没想到,九阿哥只写了两行就撂下笔。
他拧着眉毛,学着舒舒方才的样子,剪了羊毛毡与西洋绒。
然后,一层一层的仔细挑开。
西洋绒没有图案的地方,没有经纬痕迹。
羊毛毡也是如此。
其他料子,丝绸也好,棉布也好,都有个织线的过程。
先是将蚕丝与棉花变成线,再线织成绸缎或者棉布。
九阿哥带了兴奋道:“这个工艺应该不难琢磨,真是跟羊毛毡大同小异……”
他又看了有花色的地方:“这个倒像是后绣上的……”
舒舒点头道:“这个用的应该是羊绒线,才会这样匀称一体……”
九阿哥举一反三道:“爷好像也明白多罗呢是怎么回事了……”
舒舒听了,起身去翻了出来。
前头她让九阿哥送布音格格的披风,就是多罗呢的。
她自己还有一条香色的。
都是广州那边的贡品。
好好的披风,两人倒是没有动剪刀,头碰头的看了。
“哈!哈!”
九阿哥挑着不起眼的地方,用牙签挑了,得到认证,欢喜不已:“果然就是羊绒线织的……”
舒舒点头,想了想道:“这些薄些的衣裳料子是羊绒织的,摸着丝滑;那种厚实的,应该是羊毛……”
九阿哥挑眉道:“这些多罗呢不止咱们大清卖的好,听说在其他地方也卖得好,那咱们是不是反着卖回去?”
舒舒觉得这主意平平。
现在的欧洲,最好的衣服料子,是神秘的东方绸缎。
羊毛制品对于她们来说,只是本土的。
自然比不过奢侈品丝绸。
不过舒舒依旧是点头道:“这个主意好,听说那边的王公贵族喜欢华丽,到时候可以往里织金织银……”
然后能出口就出口,不能出口就转内销。
九阿哥神采飞扬,道:“这两样要是琢磨出来,爷就直接跟织造府那边合作,现成的匠人与织工,到时候就是皇家御制!”
舒舒听了,觉得正好,点头道:“到时候咱们卖八十两银子一匹!”
内务府那么多机构,都是花银子不赚银子,要是真能整合起来,自给自足了,那就牛大发了。
最主要的是,会将九阿哥圈在内务府的地盘上。
上下人手都是内务府的。
这样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不用直接与八旗势力扯上关系,是个安全的站位。
又能赚钱又没有独立势力的皇子,那绝对是康熙眼中的好儿子。
九阿哥得了舒舒支持,先是欢喜,随后有些沮丧。
他凑了过来,将舒舒抱在怀里:“又是抢了你的点子……你要是男人,肯定比爷利害!”
舒舒回抱他,道:“爷是要存私房么?”
九阿哥不解,道:“好好的,怎么扯到私房了?爷是真心觉得你厉害,脑子里各种想法,就是身为女子不方便罢了。”
舒舒笑着说道:“既是爷不攒私房钱,那爷的就是我的,爷赚钱跟我赚钱有什么区别?好好的,爷还计较这个?”
“爷不是冲银子……”
九阿哥的目光有些期待,还有些忐忑:“爷就是想着一点点积攒功劳,然后这么一年一件事,一年两件事,等到四、五年后,汗阿玛分封皇子时,这些功劳是不是也能积攒下不少?”
舒舒笃定道:“那当然了,爷做的都是实务,还是从无到有的……换马的事情顺利进行下去,补充八旗兵力,功劳不亚于临阵克敌;还有羊绒料子的事情要是成了,给蒙古王公百姓增加收入,他们也不会因为天灾就家破人亡,会定居下来,饲养越来越多的羊群,往后的日子就安定了。”
九阿哥听了,若有所思。
随后,他带了担忧道:“定居下来,人口就会滋生,时间久了,说不定会成边患……”
舒舒想了想后世的蒙省,从来都是乐土。
因为没有天险,已经被彻底汉化。
如今的漠南蒙古,成为内藩,接受朝廷的监管,表现出彻底的臣服,也是因为没有天险,一团散沙,没有能力与朝廷对峙的缘故。
她就直接说道:“牧场都养了羊,马匹的数量就有限了,连骑马都不会的蒙古人,人口再多,也只是牧羊人罢了。”
九阿哥脸上的担忧,立马成了欣喜:“那,这也当折军功!”
舒舒点点头,笑着说道:“所以爷不用急了,哪怕花上三、五年的功夫,只要将此事办成,王爷帽子就差不多!”
九阿哥眼中多了亢奋,望向门口。
两人在的时候,黏黏糊糊的,并不留人在屋子。
现下也没有旁人。
九阿哥就低头小声道:“咱们悄悄的,别太张扬,省得汗阿玛插手,到时候功劳就不显了!”
九阿哥对于朝廷大事不感兴趣,可有的时候还十分敏锐。
他想起早上提及老十福晋那五百匹马时,皇父的眼神,小声跟舒舒道:“汗阿玛好像不大乐意我们沾兵权,今天头午的眼神不太对……”
舒舒没有说话。
实际上康熙不乐意的是十阿哥沾兵权。
因为钮祜禄家的势力,遍布上三旗军中。
至于九阿哥,则没有什么忌惮的。
他的外家虽抬旗,可此郭络罗氏非彼郭络罗氏,在上三旗压根就排不上数。
如今三官保家里的世职,就是一个佐领。
现下这些多成年皇子,只有七阿哥能监管内务府护军营。
因为七阿哥的外家抬出内务府,与内务府牵扯最少。
还有就是他天生腿疾,还有过继王府之事在,没有资格争夺储位。
想到这里,舒舒愣住。
或许连康熙自己都没有发觉,这个时候他对儿子们的防范压制,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太子。
天色渐渐黑了。
屋子里掌灯。
到了用晚点的时间。
两人的晚点很简单,一人一碗杂粮豆粥。
桌子是几道小菜。
这几日中午吃的都是大荤,有些腻了,今天晚点就是全素。
两人还没等提筷子,外头就有了动静。
“九哥,九嫂,我们来了……”
十四阿哥的嗓门依然是那么的清脆,还是童音。
整个院子好像都喧嚣起来。
九阿哥翻了个白眼,跟舒舒抱怨着:“还以为能多清净几天呢,没指望了,肯定没好事儿……”
这会儿功夫,十四阿哥已经走到正房门口,就想要往里闯。
十三阿哥一把拉住,扬声道:“九哥,九嫂,我们能进吗?”
“嗯!进吧!”
等到里头传来九阿哥的声音,十三阿哥才放开人。
十四阿哥瞥了他一眼,指了指窗户上的人影:“你当我傻?天黑了也不知道避讳?就是因为晓得九哥在,我才直接往里进的……”
十三阿哥笑着没说话。
真是小孩子。
总要过几年,他就晓得了,九哥在也不方便直接进。
说话的功夫,两人进了屋子。
原本在厢房的核桃、小棠听到上房动静,晓得有客至了,也过来服侍茶水。
舒舒与九阿哥在东次间。
两人直接过来。
舒舒已经下炕站着了。
九阿哥依旧安坐。
十四阿哥微微欠身,对舒舒道:“九嫂。”
十三阿哥也是如此。
两人算是见过。
舒舒也是颔首回礼,就往炕上让:“才从上书房回来吧?擦擦手,垫巴些。”
“哎,听您的。”
十四阿哥笑着应着,就走到炕桌边:“我们赶得正可好,今晚有什么好吃的?”
等到看清楚桌子上饭菜时,他傻眼了。
那黑黑白白的是什么?
白菜拌木耳?!
还有红红绿绿的,好像就是绿皮红萝卜!
还有两道不是菜,就是小咸菜,一个是苏子叶,一个是八宝咸菜。
饭也不是正经饭。
竟然没有半点儿荤腥!
十四阿哥有些卡壳,诧异道:“怎么就吃这个?是膳房克扣分例了?”
九阿哥故意逗他道:“已经四个菜,还想怎么样?北巡的时候,出了小差错,汗阿玛扣了我的月例,也没钱打点膳房那边要旁的……”
十四阿哥当真了。
他想起了中午的八个菜。
今天食材主要是鸡。
五香鸡腿、鸡汤炖豆腐、蒸鸡翅、粉丝鸡肉丸子。
得用两、三只鸡。
他与十三的份例还在乾清宫膳房,每天中午吃的就是九哥、九嫂的份例。
十四阿哥脸上带了羞愧,瞪着九阿哥道:“九哥您也真是的,没银子您倒是说话呀!可怜巴巴的,叫人不落忍,还要连累九嫂跟你吃苦……”
说着,他解下荷包,就放在桌子上:“这些您先花着,明儿弟弟再打发人给您送些……”
他说的豪爽,九阿哥被逗笑了,拿了荷包道:“咱们十四爷大气,这是装了多少啊?”
说着,九阿哥掂了掂荷包:“呵!分量确实不轻!”
打开来,里面就是金饼子。
小指头那么长,不算厚,总共有十来枚。
一两一枚,就是十两。
九阿哥又装里,递给十四阿哥道:“随身带这些,也不嫌沉。快收了,不缺你这几个钱!”
十四阿哥不干了:“都这样了,九哥您还同弟弟客气什么?我是你亲弟弟,又不是旁人,还能笑话你啊?拿着拿着,总不能亏了嘴……”
九阿哥不再逗他,道:“说什么都信?哥哥我管着内务府呢,御膳房那边巴结还来不及,能短了这边吃喝?是中午吃荤了,晚上吃素些,平日也这样吃。”
十四阿哥依旧不信,嘀咕着:“别抹不开了,实在不行,先当借的……”
九阿哥指了指憋着笑的十三阿哥,道:“你问问老十三,是不是这回事儿……”
十四阿哥望了过去。
十三阿哥已经收了笑,点点头道:“二所的菜单,是九嫂每天现拟的,再吩咐下去,不怎么吃例菜。”
所以荤也好,素也好,都是两人自己点的。
十四阿哥听了,很是心动,道:“九嫂拟的菜单,可差不了,咱们也尝尝……”
舒舒早已经到堂屋,吩咐了小棠一回。
她是见识过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饭量的。
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
现下就那几道佐粥小菜,够干什么的?
她就吩咐小棠去准备几道快手菜。
等到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喝完一碗豆粥,又有新菜上来。
一份红焖酥肉,一份酥鱼,一份蒸干肠,一份水蒸蛋,
还热了红豆馒头与金银小花卷。
酥肉是现成的,做个红焖口就好。
水蒸蛋不是宫里常见的那种加了葱花、花椒、盐调味的鸡蛋羹,而是另外一种吃法。
蒸蛋里什么调料都不放,上面放了炒熟的肉沫,咸淡味都在肉沫中。
这是后世广式蒸蛋的做法。
一大海碗蒸蛋,用了八个鸡蛋。
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吃的干干净净。
十四阿哥意犹未尽,撂下了筷子后,就跟舒舒央求道:“九嫂,这个蒸鸡蛋好吃,回头能不能让四所膳房的人过来学学?”
十三阿哥听了,也跟着望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的公公叫康熙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