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笑了一笑,便也坐下。
于是这个时候,之前一直负责主持会议的魏玄定也终于起身:
“诸位兄弟,本帮上次全帮大会开始时是八十八人,结束后增补了六人,到了九十四人,而后,李枢和崔玄臣被贬斥,又逃亡做了叛贼,尚怀恩头领临阵牺牲,贾务根头领与苗海浪头领力战被俘,实际员额应该是八十九人……今日到了七十八人,也就是跟上次比少了些淮南的兄弟,而登州的兄弟都已经回转,算是难得的人员齐备,自然也符合帮规三分之二员额的大会需求。不过,马上咱们就会有更多兄弟。现在咱们不要耽误时间,先开始人员增补……名单大家手上都有,大家举手来做定论,但这次我就不主持了,让大行台里的新人做主持。”
不得不说,魏玄定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从容了,众人也匆匆去翻那张纸,对上名单,结果听到最后一句,赶紧又放下那张纸去看是谁主持。
结果,只看到一名跟魏玄定年纪差不多的年长文士走上来,先朝周边躬身行礼,然后方才抬头,竟也丝毫不慌,丝毫不乱:“首席、诸位龙头、大头领、头领,在下是本次科考策论第二名欧阳问,现为大行台机要文书,发遣邺城行台魏公行事,今日议程由在下主持。”
下方稍晚耸动了一下,谁也没想到这群江都降人出现的那么快。
而大殿中央的欧阳问已经开始了:“人事增补第一项,军法部雄总管案,经计揽军功,有员秦宝,为首席主骑,领踏白骑,多有冲锋陷阵之举,平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临阵破了东都四宝大将尚师生,更为殊勋,故当破格举为大头领……请大家举手……现在咱们是七十八人,依照帮规,须半数以上,也就是四十手方可通过。”
欧阳问四面去看,反复对照周边文书送来的统计,最终确定只有一个单通海没有举手,便立即报数:“七十七手,此案已过,请秦大头领入内圈入座……现在还是四十手为过。”
望着秦宝越过那连成一片的手臂往预留好的内圈座位落座,远端那几位使者中自然有人冷笑,但帮里这些举手的头领却有不少人心知肚明,秦宝的功勋是最清楚无误的,后台也是最硬的,大会人事表决从这位开始,本身就是个手段。
“王伏贝、程名起两位头领,在遭遇风灾后,带领十万流民、俘虏和登州五营兵归登州路上,劳苦功高,具有殊勋,东夷釜岭关副将刘延寿反正,立下殊勋,大头领白有思提案,王、程二位增为大头领,刘延寿增补为头领……”
这下子举手的人就少了许多,很显然,登州方面的军功不能说服其他方面的人,尤其是基本的领兵头领,都颇为不屑。
但是,登州、济北、将陵三行台作为此次登州军折返东夷的行动参与者,倒多是明显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人看出来了,大行台,以及大行台所在地的邺城行台,合计近四十位大小头领的存在,却是形成了一个基本上能决定举手走向的新-巨大政治实体。
“六十一手,过。”
王伏贝与程名起越过外圈,来到里面,一年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而刘延寿也战战兢兢寻了个靠外的座位赶紧坐下。
而这个时候,外圈与内圈的比例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基本上二一的样子,只不过,内圈最里面一层,一位首席,三位大行台副指挥,五位龙头,则明显给里圈的人又做了一次分层。
“还有一位窦……窦小娘,任职巡骑营,漳水突围立有殊勋,考虑年龄,上次大会未提决议,这一次谯郡修建医院、医学院,她全程负责后勤协调,算是多有建树,加上年龄已到,单龙头提案,当增补为头领。”
跟前两次不同,下方议论声立即响起。
而欧阳问在周围文书的协助下统计完毕后,明显有些吃惊:“四十九手……之前是八十整人,须过四十一手,已经过了此数……请窦头领入座,现在开始,需要过四十二手方可通过。”
窦小娘明显有些委屈,而在内圈坐着的窦立德也有些无奈,他知道,不光是年轻和女性这两点,关键还是自己连累了自家女儿……小娘的功勋上次就可以了,当时就担心这个,结果在张首席专门给了小娘医院这个功劳后,还是差点没过,只能说自家一家三口加大舅子全是头领,越来越引的一些人不满了。
其实,窦立德也听过一些其他的言语……有传言说,张首席是故意抬举曹氏兄妹跟窦小娘,外加刘黑榥,就是要让他众叛亲离。
但这话未免离谱?
抬举自家至亲,怎么就能起到离间作用呢?
若论帮内权衡,这几个亲近的人再怎么抬举也过不了自己的方面龙头吧?既抬不过,自家还是高鸡泊的首领,甚至是整个河北义军山头的头领;而若论亲疏关系,反倒是之前家庭素来有些不睦,如今安泰了不少。
且不提众人如何胡思乱想,窦小娘到底是坐了下去。
“张首席案,有员高金刚,行事谨慎淳朴,素有建功,补为头领……四十六手,过。”
好嘛,又多了一位光头头领,十三金刚会不会全进来?
“还有一案,魏玄定魏龙头提议,以科举为常例,两至三年一行,各科总揽第一者,直接加头领,故提案本次科考第一萧余为头领……六十五手,过,请萧头领入座。”
即便是这一次,赞同的也比窦小娘赞同的多。
而接下来则是另一个影响巨大的一揽子人事方案:
“首席提案,江都军变,大魏……大魏实际灭亡,过程中多有立下殊勋的反正功臣,当择贤则重使用,建议以前大魏北衙都督、宗师牛河为大头领,前赵郡太守冯无佚为大头领,前北衙都督余烩为头领,前大魏齐王曹铭为头领……还有早就被临时署任头领的前大魏中书舍人虞常南、前禁军郎将白有宾,也要正式录入。”
这个提案引发了殿内骚动,许多人都回头去看那群等在外围的人,欧阳问自己也热不住去看……说到底,这里所有人都是在大魏名号下长大的,都是大魏的官吏和百姓,别看张行之前一套一套的,什么大魏亡了就亡了,大家也亲身经历了许多相关事宜,但是所有人还是忍不住会在意这些皇帝、亲王、太后、公主、宰相、督公们。
与其说,他们是在意对方的将来,倒不如说是在在意自家的过去。
而且,无论如何,多一位宗师,多了河北名门冯氏的投效,总还是能让人安心的。
当然,也有人心情沮丧到了极致……坐在一侧几案后面奋笔疾书的封常,脑袋就嗡嗡作响,即便他早就知道自己因为擅自串联和乱说话的缘故被排除出了这次晋升,但事到临头,看到虞常南那些人从容落座,也还是沮丧至极。
“七十三手,已经过了,咱们继续审议人事……之前秋收时,陈总管提出了一个建议,乃是要不论殊勋只谈优勤,从舵主这个层级选一位平素表现良好的帮内骨干,于年底提拔,以为常例,首席已经批准。但现在是徐世英徐总管推荐了一位军中队将西门大郎,陈斌陈总管推荐了一位王翼部参军慕容正及,一起经大行台送到了张首席案前……两人的履历在会议纪要上都有,大家看一看,待会选出来……这个不是要过半,只要举手支持谁的更多,就可以了。”
这件事也立即引发众人议论,他们早知道有提拔人这回事,看到纸上简单介绍还以为是两人一起提拔呢,现在居然是二选一……二选一倒也罢了,甚至这个头领归谁也都无所谓,关键是陈总管怎么又跟徐总管打起擂台来了?
这不是逼着大家站队吗?
而张世静也没忍住,主动来问身侧的慕容正言:“慕容将军,这是你家的子弟?”
“渤海同族。”慕容正言微微皱眉。“应该已经进入帮两三年了。”
张世静若有所思,连连颔首。
过了片刻,在张行示意下,欧阳问便开始催促举手。
“赞同慕容正及的二十三手,赞同西门大郎的三十五手,请西门大郎入座。”欧阳问倒还好,他现在来不及多想,但他周围的那些龙头、总管们却明显对这个结果也有吃惊。
只能说,帮里还是河南人力气足一些,领兵的更团结一些,但也有可能是陈斌的位置太遭人嫉了,实际上,陈总管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黑了,只是外圈人看不到而已。
眼看着最后一位新头领入座,欧阳问稍作提醒与陈述:“诸位头领,现在九十整位列席头领,其中大头领以上三十一人,咱们继续审议提案……再往后,若是立法、立帮规,有争议的,便是要四十六手朝上才能过;而若是其余的规制设计、人事调度有了争议,那就是头领们旁观,三十一位大头领中的十六手便可过。
“现在还有一事要做通报,李枢叛帮而走,十恶不赦,崔玄臣以帮外身份协助,是敌非友,二人悬赏已发,但要这里做一次人事通报……不必举手。
“此外,雄总管议,拆分徐州总管州为东海、下邳、彭城三郡,并于徐州设立新行台,下辖以东海、下邳、琅琊三郡,以大头领牛达领行台军政指挥兼下邳太守,加龙头,以周行范大头领与王厚大头领为副,分别兼领东海太守与琅琊太守,带兵头领为牛达、周行范、王厚、苗海浪、左才相,计五营兵,其中一营海军,另许设立四营戍卫营,以防守海疆为主,兼支援淮南、淮西。
“八十三手……过。”
这是一个后方的行台,而且也代表着帮并不准备掉头去吃淮南,这让淮南派出的代表辅伯石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发自内心的哀叹。
“单通海单龙头议,设新行台于谯郡,领谯郡、彭城郡两郡以及梁郡东三县,以大头领伍惊风为行台军政指挥,加龙头,以大头领王焯为副,设领兵头领伍常在、诸葛德威、白有宾、孟啖鬼、余烩,合计七营兵,并许招募三营戍卫营。其中,诸葛德威兼谯郡太守,余烩兼彭城太守。
“七十二手……过。”
“白有思白大头领议,以登州为总管州,以大头领程知理为登州总管,署军务;头领房敬伯为副,署政务。领兵头领为程知理、刘延寿、范望、郝义德,计四营兵,许设四营戍卫营。
“七十三手……过。”
“张行张首席议,大行台增设靖安部、人事部、监察部,以白有思为靖安部总管,执掌帮内帮外安全事务;以钱唐为人事部分管,专职头领以下人事调配与流程;调白金刚为监察部分管,专职监察帮内头领违法违规;补阎庆为军情部分管,专职军情打探与修行者管理;补高金刚为玄道部分管……
“六十六手,过。”
话到这里,欧阳问稍微往自己手中的长长文稿下方一扫,转身便与魏玄定低声说了些什么,魏玄定再与张行言语几句,也站起身来,做了宣告:“诸位兄弟,接下来的议案分两类,一类是大头领们商讨的架构安排,一类是需要大家讨论的新帮规,都比较耗费精力,大家不妨先歇一歇,等一两刻钟,正好首席有事要说。”
众人原本已经准备起身去交流之前的议案了,听到最后一句,反而更安静了。
而张行站起身来,依旧是四下看了一圈,便笑了起来:
“诸位兄弟,耽误大家一些事情,我这里忽然想到一事,要借这个场合来做,还望大家谅解。”
周围嘈杂声微微起来,复又落下……因为众人看的清楚,张行伸手一招,一名甲士立即上前,将手中所捧的三尺刀奉上,张首席接过来,直接拔出刀刃,也不用借四面光线,只是稍微用了一些真气,便见一股青光宛若青水一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