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周守藏史 > 第170章 孙叔敖问风君

第170章 孙叔敖问风君

上一页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章
毁之。”

昭阳惋惜。

却又道:“不知可否借风君之口,为余铸剑,若大师有所缺,余可为其寻。”

如今的长剑为青铜剑,刚硬十足,却也约束了其剑身也就比匕首长些,不然恐断。

而龙渊却是铁剑,如同银龙,长而肃穆,比之青铜剑长上不少,更易对敌。

“司马之心,余明白。”

武人,谁不喜欢有一柄好剑呢,即使是君主、君子,也都是以佩剑为礼。

“不过剑有灵性,其自认主也,若是有缘,我想你会遇到所钟之剑。”

闻此,昭阳知晓风允不会说出铸将大师,以及为其引荐之念,遂告辞而退,也不作纠缠。

夜晚,马车暂歇,篝火烹食。

“风君,请。”屈原以木盘,捧来肉糜羹,恭敬有礼地端到风允面前,在肉糜之旁,还有蔬菜瓜果,甚至还有一杯温酒,可见楚之饮食,即使在外也不含糊。

风允谢过,屈原不敢应之。

“风君传余玄门之道,原应当以师礼俸之,怎敢当得谢。”

为风允掌食后,屈原才退避,去食。

风允无奈。

屈原心思活络,思维灵动,但却对这尊礼护国之事,不敢违。

而这时,一甲兵来报。

“禀昭阳司马,扬粤来报…”

那甲兵不语,望向正食的昭阳,示意暂避。

昭阳点头,与其后避私言。

不多时,昭阳走回。

屈原望去,似在询问,但也不强求。

昭阳道:“扬粤与鄂国交战,我们还需绕些路,以免接近了两国交界,徒增麻烦。”

屈原点头,

“我们只为前往曾国,还是安全为上。”

屈原倒是不晓得其中缘故,风允闻声,望向天空。

夜空阴霾,这秋风之下,略显凄冷。

“兴亡之间,皆是国民苦痛。”

风允也知晓,奇袭扬粤是最少伤民,就能让楚国那些扬粤之战胜利的计谋,至于战后如何,那些扬粤逃离的权贵宗族要报楚国之仇,也不过是徒劳无功了。

而楚国,也不会放过将扬粤彻底吞吃的机会。

只能说,大战不起,小战不停。

“兴亡交替,也是大势所趋,人族的延续,离不开合并。”

风允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态,略微感叹一声,他并不会阻止楚国的行为,站在人族未来的角度,大势之下,扬粤与楚国,必定会有一个消失。

“风君,您认为扬粤宗室在败逃后,会如何?”昭阳来至风允面前,想一听风允对战局的推演。

可惜,让昭阳失望了。

“不在其位,余不谋其职,吾非楚国人,也非扬粤国人,若站在人族角度,此时几国之间的状况已经是最优之解,何须去再干涉呢。”

昭阳闻之,还欲再说。

风允食毕,起身道:“扬粤与鄂国战,其已入绝路,楚非残暴无能之君,胜败已分。”

风允缓步而离,回归马车,也不去管外面几人对扬粤和鄂国交战的所思所言,拿出礼乐之书,继续翻看。

此时,前往曾国,一习礼乐才是风允的首要事,

而扬粤……亡国非亡民,楚国国家志向远大,可不会行坑杀之事。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章